拿下第四轮融资 细胞培养肉龙头食未科技加速落地国内首个千升吨级中试工厂 焦点消息
首页 > 国内 > 正文

拿下第四轮融资 细胞培养肉龙头食未科技加速落地国内首个千升吨级中试工厂 焦点消息

来源:科创板日报 2023-06-20 09:01:22

《科创板日报》6月20日讯(特约记者 郑炳巽)近日,细胞培养肉企业上海食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食未科技”)对外宣布完成新一轮A+轮融资,融资金额数千万元,将用于产业化推进,包括千升吨级中试工厂建设、关键设备的采买和技术的产业化研发。


(资料图片)

食未科技称公司此轮融资引入多个战略投资方,但未透露具体名称。

▌已获4轮融资,A轮获投近亿元

据《科创板日报》记者统计,加上这一次的A+轮融资,食未科技自成立以来,一共完成了4轮融资。

其中,金额最大的一轮是去年5月完成的A轮融资,金额近亿人民币,投资方包括佳沃创投、力矩中国等四家。种子轮和天使轮的融资金额分别为数百万和数千万人民币,投资方包括真格基金与云九资本等。

资料显示,食未科技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合成生物科技公司,专注于以细胞培养肉为核心的新蛋白产品开发。其法定代表人杨梓梁为前波士顿咨询公司咨询顾问,产品负责人向宁为普渡大学博士,曾在美国进行过细胞培养肉的研发。

目前,食未科技已搭建了细胞系、培养基、新型工艺、创新产品等技术平台,完成了多个品类十余款永生化细胞系的开发,最领先的管线已进入中试阶段。A+轮融资之后,食未科技也将加速推进千升吨级中试工厂的运行。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10余家公司建立起了培养肉中试工厂,但其中规模到千升的仅有UPSIDE Foods、Believer Meats(以色列,原Future Meat Technologies)、GOOD Meat(美国)、Mosa Meat(荷兰)、VOW(澳大利亚)等屈指可数的几家行业领先公司。而食未科技千升中试工厂的建成是国内首家,也标志着CellX和中国细胞培养肉行业步入吨级中试时代

《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食未科技,千升吨级工厂的建设将带领公司到达什么水平?以及完成中试之后,距离实现商业化还有多长的路程?但截至发稿,未获对方回复。

▌我国人造肉产业仍处早期,竞争格局分散

“人造肉”是指人工制造而非养殖动物而获取的肉类,分为植物基人造肉和细胞基人造肉,前者的蛋白来源是植物蛋白,后者来源于动物细胞。

早在2021年,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十四五”发展规划中,谈及未来食品制造时,提到研究细胞培养肉、合成蛋奶油、功能重组蛋白等营养型食品的培养和制造技术。

针对当下的人造肉市场,国海证券指出,植物基人造肉研发速度较快,已经进入商业化阶段。据Markets and Markets,2021年全球植物肉市场规模已达160亿美元,预计至2025年可达279亿美元。而据Euromonitor预测,2025年中国植物肉市场规模将达到142亿美元。

相比之下,动物基人造肉目前仍处于实验室阶段,离规模化的市场推广还有距离。不过,其制造成本已经从2013年国外首次培育出的几十万元一公斤,下降到现在的千元级别。对于中国企业而言,细胞培养肉技术与欧美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据IRR统计,2019年,全球人造肉市场市占率前四家企业均为美国企业,合计约占全球69%的市场份额。国海证券认为,人造肉正处于行业导入期,而我国人造肉市场尚处于蓝海阶段,竞争格局较为分散。

关键词:

热图推荐

Copyright @ 2008-2017 news.baosh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报社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18864号-10

联系我们:291 32 36@qq.com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