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光伏产业,正在掀起一股巨浪。
这股浪潮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全方位布局,最为明显的就是装机量和产能的上升。5月19日,国家能源总局公布一项数据今年1-4月光伏新增装机已达到48.31GW,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1.43GW,增长率为186.2%,而这个数字也逼近2021年全年装机总量的54.88。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也就是说,短短四个月的时间内,新增装机量达到2021年的88%。产能方面,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刘译阳透露,光伏全产业链今年底有效产能预计达到700GW以上。
巨浪有浪顶,就会有浪底。这一波光伏巨浪的波动起伏,更是扑朔。
浪顶是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实施,光伏市场的热度激增,资本持续加注,推动了一大批光伏企业IPO。产业统计数据表明,今年以来,有近20家光伏企业拟在A股上市,覆盖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浪底则是随着众多玩家涌入,赛道变得拥挤,产能开始过剩,价格战一触即发,行业俨然进入了淘汰赛阶段。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引进光伏技术,创办第一家光伏企业,到2005年左右政策加码补贴促进产业兴起,以及后来的国家能源局不断出台利好政策,国内光伏产业一直呈现良好向上的发展势头,也涌现了一批优质企业代表,包括隆基、晶科、通威、协鑫等。而今,随着各方力量的交织,进入全新时代下的光伏产业逐渐显现出“矛盾”所在。
矛与盾
产能过剩、行业内卷是当下光伏产业的基调。
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在第十六届全球绿色能源领袖对话上表示,过去18年,光伏行业建设了约380 GW的全产业链产能。现在,18个月就能建成超过380 GW的产能。
作为光伏电池重要原料的硅,也迎来了较大的产量上升。据集邦咨询预测,2023全年硅料产出约134万吨,同比增幅高达56.29%,可支撑超过500GW的组件产出,较2023年330-350GW的装机预测明显过剩。
不过,这种情况并没有抵挡住新入局者的热情,家电、纺织、房地产等跨界玩家也开始进入。据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仅2022年,就有75家原主营业务为家电、养殖、医药等多个领域的上市公司跨行投资光伏产业。
价值规律下,供过于求的光伏产品价格屡创新低。
来自上海有色网的数据,6月28日,市场主流光伏组价成交价格为1.22-1.37元/瓦。而在2022年,光伏组件价格一度突破2元/瓦。今年以来,光伏组件上游硅料价格一路下行,从年初最高30万元/吨下跌至目前均价不到7万元/吨,暴跌了近八成。相较于2020年至2021年的硅料价格暴涨3倍来看,市场行情已经极度内卷不容乐观。
回到产业链的角度看,光伏产业自上而下可分为多晶硅(即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以及电站开发和建设环节。各环节的发展核心各有特点硅料以产能为核心,电池片以技术变化为核心,组件和装机逆变器等以终端需求为核心。
在产业链上游,硅料是各大光伏制造企业最为挣钱的一个环节,也是企业为之争夺的香饽饽。硅料龙头通威、协鑫在2022年的业绩均取得较大的增长。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去年硅料价格暴涨,像通威这样的企业在上游已经挣到盆满钵满。”
通威股份年报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分别净赚51.94亿元、70.29亿元、95.07亿元,呈现递增趋势;四季度净利润39.96亿元,环比下滑约58%。而在2023年一季度,通威股份营收332.45亿元,同比增长34.67%。
协鑫科技则在2022年多晶硅出货量达到9.39万吨(含内部销售1.22万吨),同比增长96.4%,实现收入176.61亿元,同比增长196.1%。在2023年一季度多晶硅出货量(含内部销售)约为46870吨,硅片销量约为12009兆瓦。
反观产业链下游,与上游相比显得有些冷清。尽管光伏装机量还在持续提升,但受制于上游原材料、自身商业模式的影响,下游的企业需要看原材料的价格吃饭。
根据中银证券测算,在一定成本等前提假设下,若硅料价格持续下降带动组件价格由当前的1.98元/W下降到1.80元/W,国内地面电站项目IRR(内部收益率)有望提升1.2个百分点至7.7%。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计,在保守情况下,2023-2030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预测约95-120 GW;乐观情况下,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预测约120-140 GW。同期保守情况下,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预测280-436 GW;乐观情况下,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预测约330-516 GW。
热图推荐
光伏产业观察:全新时代下的矛与盾
趁热打铁,独行侠4换1报价篮网,欧文收获最可靠射手
极风分期申请会查征信吗?有没有电话回访?
李玟去世疑点重重,自杀后曾后悔,警方表示有人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