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蒋 波
江苏苏州市轨道交通11号线近日开通运营,在昆山市花桥镇与上海地铁11号线实现交会。至此,长三角地区两座核心城市以地铁方式实现了互联互通,极大方便了两地市民的双城生活。
其实,在沪苏地铁连通之前,上海市与苏州市之间已经拥有了包括高铁、城际铁路、长途巴士、公交车等在内的多种公共交通方式。但此次“双11号线”交会之所以引发社会广泛热议,并非只是两地间多了一种公共交通方式,而是因为在全面对接上海大都市圈实现协同发展上,苏州市又往前走了一步。
轨道交通不仅能延伸人们出行半径,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城市发展动能。若把产业、人才与商业比作“血肉”,则轨道交通线路就是“骨架”。轨道交通线网布局引导着产、城、人的融合发展。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串联起苏州工业园区、昆山中心城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区等核心区域,形成了长三角地区“轨道上的城市群”,实现了沪苏“同乘化”,继而加速产业、人才、资金等要素流动,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增添新活力。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5周年。5年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持续推进和完善交通基础设施衔接融合,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取得长足发展,构建起多层次立体式交通体系,交出“轨道上的长三角”建设的亮眼成绩单。接下来,为促进区域间进一步融合发展,各地应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依托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便利条件,努力在产业创新协同上实现深入合作,在公共服务上实现共建共享,在绿色生态上实现协同推进。
在交通互联的基础上,继续下好区域产业创新协同“先手棋”。长三角各区域应围绕自身重点产业,发挥比较优势;深化区域间产业、科创协同,以科创中心建设为引领,走“科创+产业”道路,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快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打造产业升级版和实体经济发展高地。例如,南京都市圈在同城化发展基础上,充分整合创新要素和产业资源,成功举办都市圈创新合作大会等重大活动;推动一批优质创新载体和研发平台相继在南京都市圈各市(区)落户,助力各成员城市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在交通互联的基础上,继续打好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组合拳”。长三角各区域应该把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作为加快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在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文化旅游等方面,多谋群众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推进公共服务标准化便利化,实现高品质教育医疗资源共享化;推动文化旅游交融合作发展,共建公平包容的社会环境,补齐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民生短板。
在交通互联的基础上,练好绿色生态协同推进“基本功”。长三角各区域应积极推动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夯实绿色发展基础;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地域特色,通过构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共同体,打破政策制度的行政分割束缚;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协商机制,夯实完善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体制,协同推进长三角地区降碳、减污、扩绿的一体化发展进程。
热图推荐
“同乘化”助力同城化_当前关注
萧亚轩前男友结婚,直播神情奇怪 每日快报
热点!我的世界穿刺附魔有什么用
要闻: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天青色等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