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高效利用的江苏样本:地下空间项目将成南京江北中心区新地标-天天热推荐
首页 > 财经 > 正文

土地高效利用的江苏样本:地下空间项目将成南京江北中心区新地标-天天热推荐

来源:新京报 2023-06-29 17:55:19

“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是今年全国土地日的主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保护耕地的重要性不亚于保护“国宝”大熊猫。为牢守18亿亩耕地红线,从2023年起,我国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推动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今年6月25日,全国土地日主场活动在江苏南京举行。活动上,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刘国洪就表示,要改革完善占补平衡,稳妥推进进出平衡,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此外,要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严格管控、高效配置土地资源。近日,新京报记者探访江苏,实地了解当地在节约集约用地和严守耕地红线等方面的举措和成效。

国内规模最大地下空间项目进入地面施工阶段


(相关资料图)

作为江苏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南京江北新区于2015年6月27日由国务院批复设立。不到一个月后,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南京江北新区总体方案。该新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长江以北,规划面积为788平方公里。

在推进城市建设方面,江北新区中央商务区地下空间项目是其中的重要一环。2017年9月20日,江北新区地下空间一期工程正式动工。2020年9月19日,项目工程正式由地下为主阶段转入地上地下同步建设阶段。如今,站在地下空间一期的高台上,放眼望去,拔地而起的高楼依旧在“向上生长”。

江北新区中央商务区地下空间项目进入地面施工阶段。 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摄

据了解,该项目总用地面积约64.1公顷,区域内共计24个地块,规划商办用地21块、广场绿地3块,功能包括商业、地下环路、市政管廊、轨道交通、停车场、设备机房等。这也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复杂的地下空间项目。

江北新区中央商务区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与传统土地开发建设模式相比,该项目通过地上地下一体化、地下空间一体化、市政景观建筑集成化、人行车行公共交通集成化这种模式,为江北新区地上增加12.5万平方米的建设用地,为地下增加62.25万平方米的建设用地,综合节地率达到121%。

项目通过最大程度的复合利用实现了节约集约用地,地下空间最深处直抵地下7层。地下一层为高品质人行商业大平层,地下二层引入智慧环保的三级车行系统,地下三层为市政综合管廊,地下四、五层引进国际标准安保的私人保险库,地下六、七层为地铁通行层,4条地铁线交织贯穿其中。

“该项目最大挖深约48米,相当于一栋18层的高楼向地下延伸,地下空间项目总建筑面积148万平方米。”上述工作人员说,地下空间项目在土地出让环节,就开始分层出让、地上出让、地下统筹规划,打破“孤岛”概念,实现了集约化和互通性。

去年,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推进目录(第三批)》,江北新区地下空间项目的节地模式入选“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类节地模式案例”,获全国宣传推广。目前,该项目也已进入地面施工阶段,未来将成为江北中心区新地标。

百年老车站将成为江北新区“文化之眼”

再过不久,崭新的南京浦口火车站历史风貌区将欢迎广大游客的到来。

浦口火车站片区位于南京拥江发展格局和江北津浦铁路文脉的重要交汇节点,是江北新区核心区重要组成部分和特色历史文化板块,区域面积3.2平方公里,滨江长度约5公里。

浦口火车站是全国珍贵的保存有民国时期风貌的火车站,是全国唯一具有百年历史且保存完整风貌的火车站遗址,客运、货运、机务、编组、轮渡等体系完整,火车站主体大楼及附属建筑物、铁路线、周边民国风貌建筑及其环境基本保存完好。

记者了解到,浦口火车站片区城市更新项目以“尊重历史、保护特色、重塑价值”为原则,采取渐进式、织补式的微更新改造理念,让一百年前的历史肌理、场景、街巷和建筑都被完整地保留恢复,项目还被纳入江苏省城市更新首批试点和南京市城市更新第二批试点。

在延续历史文脉的同时,江北新区结合地区整体发展,对各类用地进行合理调整,从而为浦口火车站的保护与更新提供土地实体保证。

据介绍,浦口火车站历史风貌区总用地面积39.76公顷,其中:基层社区中心用地0.32公顷,占建设用地的0.84%;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8.53公顷,占建设用地的22.14%;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9.64公顷,占建设用地的25.03%;城市道路用地4.62公顷,占建设用地的12.00%;消防用地0.41公顷,占建设用地的1.06%;绿地与广场用地15.00公顷,占建设用地的38.93%。

根据规划,南京浦口火车站历史文化区将整合“铁路文化展示区、仓库创意展示区、综合生活服务区、滨江休闲景观区”四大主题功能区,拓展“滨江文学打卡、红色革命教育、百年历史建筑老街”三条游览线路,让老车站承载新功能、焕发新活力,将成为南京江北新区的“文化之眼”。

宿迁1.2万亩优质籼米示范基地,壮大村集体经济

近年来,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积极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并探索出全域规划实施、全方位综合推进、全产业引导和全域生态覆盖的土地整治“四全模式”。

泗洪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挺介绍,至2022年底,泗洪县通过实施增减挂钩新增耕地9.1万亩,新增粮食产能近1亿公斤。作为全省粮食生产大县,2022年泗洪县粮食总产量118万吨,连续19年实现粮食增收。

宿迁市泗洪县周边耕地及有关粮食安全和保护耕地的标语。 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摄

在增减挂钩成效方面,该县通过拆旧复垦将周边耕地集中连片,为农业机械化作业和统一管理创造条件,实现了耕地产能与保护“双提升”。此外,通过增减挂钩和集中居住,该县也实现了农村建设用地的减量化。

“例如,我县石集乡原有自然村108个,通过实施全域增减挂钩,复垦村庄6192亩,仅保留集镇区和瓦房、柳山‘一主两副’三个集中居住区,实现建设用地减量4000余亩。”周挺说。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石集乡唯一留存的自然村落位于当地的柳山社区内。如今的柳山市集、村头巷尾,随处可见榆树、乌桕等乡土树种,传统村落配上“LIU乡园”农耕天地等人文景观,不仅保留了田园风光,还赋予了时代特色。

柳山集位于洪泽湖畔,上世纪50年代,因石而兴、由石聚人,农历逢一、三、五、七四个集日人流如织,繁荣一时。后因石料资源枯竭而凋败。2022年,石集乡抓住县提升改造柳山湖景区的契机,复建柳山市集,创设十二工坊、棋盘夜市等,吸引游人驻足观赏,带动群众创业致富,重现了柳山集昔日的繁华盛景。

宿迁市宿豫区新庄镇万亩优质籼米示范基地。 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摄

在宿迁市宿豫区新庄镇,有占地约1.2万亩的一大片优质籼米示范基地。这也是新庄镇产业项目发展的缩影。该基地组建家庭农场22个,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总投资约5000万元,配套建设7千米沥青道路、8千米混凝土道路、4千米沟渠、大小桥涵泵站63座,实现小田并大田,做到旱能灌、涝能排,打造成高标准示范农田。

据当地有关负责人介绍,万亩优质籼米示范基地的建设,可以助推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增加粮食产能和亩均效益,还能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实现新庄农业产业现代化。

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编辑 陈静 校对 李立军

关键词:

热图推荐

Copyright @ 2008-2017 news.baosh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报社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18864号-10

联系我们:291 32 36@qq.com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