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不少老师、家长还背负着怀疑和焦虑的包袱。这个包袱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底气不足,对教育质量能否提高心里没底。二是“双减”政策实施后,教师工作责任大、节奏快、任务重,教师普遍反映精神压力较大。
(相关资料图)
面对“双减”有压力,怕出错、怕辜负,是有思考、有责任心的表现,但同时要廓清疑虑的迷雾,破除焦虑和担心,做好“加减乘除”,放下包袱,轻装前行,答好“双减”育人卷。
在转变育人理念上做“乘法”
推进“双减”工作落实落地,转变育人理念尤为关键。以教师理念的转变带动家长理念的转变,以家长理念的转变带动全社会理念的转变,这就是“双减”工作中的乘数效应。
转变教育理念,学习是关键。学校、家庭、社会等方方面面要深学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真正从内心认同新的教育理念,理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理解从以分数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
通过沟通让大家理解。教师和家长之间需要沟通,学校和社会同样也需要沟通。通过沟通,才能让新的教育理念传导到家长心里,传导到整个社会层面,从而形成全社会理解支持教育改革的良好氛围。
通过“双减”的实效让大家接受。教育改革的初衷,就是要把正确导向树起来,把孩子素养提起来,用实际成效说话,形成社会各界理解、支持教育改革的良好氛围。
在课堂教学上做“加法”
把课堂作为主战场。高质量课堂教学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我们在提高课堂效率上,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如,衡阳市朝阳小学的“1+29+10”建模、都司街教育集团的“双师”教学助力、人民路小学的“5D”作业管理清单等,都十分注重使课堂效率提高、课后负担减轻,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把习惯养成作为主方向。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孩子从内心出发,不走弯路而达到高境界。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基础教育阶段不在于要结多大的果子,而在于这棵树一定要长正、扎深。
在新课标研究理解落实上下苦功夫。教师要高度重视新课标的研究,领悟其中的新理念、新精神,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深度思维与实践探究能力,让学生快乐起来。学校要认真研究,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课程方案,让新理念、新精神在课堂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教师负担上做“减法”
减轻教师负担,是提升教师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大事。须从严控制社会事务进校园,明确进校园事务审批流程,做到谁审批谁负责。
压减非必要的工作例会。整合教师常规工作和校内各项非教育教学任务,减少事务性工作给教师带来的负担。
尝试推行“双减”假。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每周可以有一次半天的“双减假”,便于教师有时间解决家务事。
有条件的学校,应当为教师子女提供看护、阅读场所,解决教师后顾之忧。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课后服务,招募志愿者、社会公益团体及可提供高质量服务非学科类“白名单”教育培训机构,参与满足学生特长和兴趣发展需求的课后服务。
在破除改革障碍上做“除法”
破除速胜论。任何改革都没有“速成班”,必须充分认清推进改革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再高的改革期待、再好的改革举措,也只能一层层累积、一步步靠近、一件件落实。这样,改革才有生命力,落实才出战斗力。
破除失望论。改革是一场革命,改的是体制机制,越是在这个时候,就越是需要大家真懂改革,真心改革。改革行至中流,每个人都应该坚定信心、全力以赴,尽自己最大的心力,推动“双减”改革落实。
破除阻碍改革的违纪违规行为。要大力整治隐形变异违规校外培训,进一步优化完善校外培训监管和违规行为发现的机制,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负担。要不断整治师德师风,对践踏教师道德法律底线的行为要“零容忍”,对顶风违纪的必须从严查处。
“双减”是关乎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的重要改革,教师们勇于为教育改革作贡献,不惧艰难、不怕尝试,将为教育事业美好的明天作出新的贡献。
(颜和平,作者系衡阳市政协副主席、石鼓区委书记)
来源:湖南日报
热图推荐
做好“加减乘除”法 答好“双减”育人卷-天天百事通
关注:专升本进本科和高考进本科区别在哪?
帕雷德斯:世界杯前受伤令我独自大哭 决赛开始前球
【环球热闻】镇江调整退休人员基础养老金方案出炉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