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记者走进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看到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总部基地一期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再过两个月,这个项目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资料图)
这是全国唯一的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也是全球最大的乳业中试基地。目前,已经集聚了9位两院院士和90多位行业专家,以及500多名育种、畜牧、营养等领域的科研人才。他们将去攻克一个个乳产业技术难题。
全力以赴拼经济,科技创新添动力。
围绕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呼和浩特市挂出“作战图”,吹响“进军号”,着力优化科技创新布局,打造科技创新标杆,提升科技创新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科技企业培育迈上新台阶,科技创新氛围呈现新气象。
“赛科星高产奶牛性控胚胎生产技术突破了国内体外胚胎生产技术瓶颈,提升了奶牛生产性能水平和供种能力。赛科星牵头研究解码了家畜干细胞诱导世界级难题,取得了世界级的突破性科技成果。”内蒙古赛科星繁育生物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包俊杰说。
作为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成员单位,赛科星集团积极参与奶牛繁育与养殖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他们围绕奶牛育种与繁殖关键技术等方向,开展科技创新与技术成果转化应用研究,在种牛培育、性别控制、胚胎工程等奶牛育种与繁殖技术、干细胞、克隆、基因编辑生物育种技术研究领域,开展奶牛产业种源与繁殖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攻关。
自2022年1月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成功获批以来,包括高产奶牛性控胚胎生产技术、新型营养调控技术、浓缩乳清蛋白制备技术等乳业发展“卡脖子”问题一个个被攻克。
除获批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外,自治区草业技术创新中心、自治区动物疫苗技术创新中心也先后获批。
今年,“内蒙古自治区牧草育种与良种繁育重点实验室”获批自治区重点实验室。
草业技术创新中心成立了由14位行业领域专家组成的技术委员会,并已投入实体化运营。他们联合34家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共建中心,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产业化,推动落实种业振兴行动。
动物疫苗技术创新中心与中科院陈润生院士联合建立了呼和浩特——北京mRNA动物疫苗联合实验室,开展mRNA疫苗研究,加强源头创新和关键技术攻关。
今年,呼和浩特市在全区率先开展了高新技术企业评审试点,建立了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库。目前,呼和浩特市共有5家企业获批自治区科技领军企业,约占全区总数1/3。
第一批入库113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占全区总数超四成;高新技术企业达465家,较上年度增加95家,增长25.7%,占全区总数超1/3。
内蒙古显鸿科技牵头组建了全市首家产业创新联合体——“物联网产业创新联合体”,以“蒙芯”助力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充分发挥政策引导激励作用,呼和浩特市大力落实研发投入奖补等惠企政策,围绕支持研发机构等创新载体建设、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支持科技服务机构发展、支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等事项给予奖补。
去年以来,呼和浩特市为618项符合要求事项兑现奖补5637.8万元,今年已为420项兑现奖补2929.8万元。
“真金白银”激励企业持续创新,营造出良好创新创业氛围。
去年,呼和浩特市全社会研发投入(R&D)达52.4亿元,增幅12%;R&D投入强度实现六连增,达1.68%。
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中,呼和浩特市排名第55位,较上年提升12位,创新指数居全区首位。
与此同时,呼和浩特市全力推进内蒙古和林格尔成果转移转化区示范区建设,培育各级各类孵化载体,加快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培养,激发技术交易主体活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仅去年一年,共认定登记317份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技术合同成交总金额12.99亿元。积极开展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培育,共培育技术转移服务机构13家,居全区首位。依托“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开展技术转移人才培养,技术经纪人总数突破900名,总数约占全区50%。
去年新增1家国家级众创空间,今年新增自治区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4家,为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下一步,呼和浩特市将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聚焦乳业、新能源、生物医药、大数据等重点产业技术需求,由链主企业出题,组织‘揭榜挂帅’8项重大科技项目,攻克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形成有成果、有贡献、有评估机制的攻关模式,充分激发科技创新潜能。”呼和浩特市科技局局长李孔燕表示。
落实“强首府”工程,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进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呼和浩特将笃行不怠。(记者 郑学良 呼和浩特日报记者 刘军 李海珍)
热图推荐
【弘扬蒙古马精神】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
农业银行大额存单利率上调了?存入25万元,年利息能
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典故_大明湖畔的夏雨荷什么意思
焦点热议:精准分类+政策托底 夏粮的收购河南有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