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式供暖生态革命来势汹汹,中惠地热模式受关注

这是一场势在必行的技术革命,即使迟到,也绝不会缺席。

今年供暖季来临之前,北京发改委宣布调整煤改电收费标准及执行时间:延长全市“煤改电”自采暖用户执行较低电价的时间段,时间延长3小时,采暖季每户取暖电费将减少150元左右;此外,全市集中电供暖企业执行较低电价的时间段也将延长1小时,年度合计可减少企业约550万元电费。

国家层面大力推进“煤改电”

这一举措再次体现了政策层面对清洁式供暖方式的重视与支持。

事实上,近年来国家层面一直在积极推进清洁式供暖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工作。

去年5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8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电能替代的指导意见》,明确将在北方居民采暖、生产制造、交通运输、电力供应与消费4个重点领域推进电能替代。

去年年底,近平总书记更是在主持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时指出,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等6个问题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他在听取了国家能源局关于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工作汇报后强调,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关系北方地区广大群众温暖过冬,关系雾霾天能不能减少,是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农村生活方式革命的重要内容。

清洁式供暖解决国计民生

长期以来,煤炭采暖一直是我国主流的供暖方式。然而随着大规模、高强度的开发,从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就面临着愈演愈烈的煤炭资源枯竭问题。山东、河南、河北、安徽及东北三省等老煤炭产区,普遍面临着资源枯竭、矿井衰老、生产经营困难加剧等情况。一方面,煤炭作为容量有限的资源,无法持续地供应全国各地源源不断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煤炭资源枯竭造成大批相关企业步履维艰,带来大量失业人员安置等突出社会问题,给国家造成沉重负担。

在煤炭资源日益枯竭的同时,这一传统采暖方式带来的健康隐患也逐渐开始被正视。以煤炭为能源的粗放型、低效能、高排污取暖方式,已被证明是导致我国北方冬季雾霾天气的主要成因之一。清华大学与波士顿的健康影响研究所合作的一项研究报告则表明,在中国所有的空气污染源中,燃煤的健康影响最严重,燃煤污染导致的过早死亡人数在2013年就达到36.6万人。该研究报告还指出,尽管中国煤炭消费的增长已开始放缓,但煤炭对PM2.5和中国健康负担的影响到2030年仍将可能保持第一高位。

可以说,推行清洁取暖工作不但是大势所趋,而且迫在眉睫。今年6月,环保部印发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在28城市实施冬季清洁取暖重点工程。而根据《关于推进电能替代的指导意见》提出的目标,至2020年将实现能源终端消费环节电能替代散烧煤、燃油消费总量约1.3亿吨标煤,促进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约27%。

相关专家认为,推动清洁式供暖,南方地区或可成为突破口。我国南方地区由于冬季周期较短、且最低气温明显高于北方地区,因此长期以来少有集中式供暖设施。但从健康的角度讲,我国黄河以南地区冬季普遍阴冷潮湿,且存在梅雨季、回南天等现象,如果没有较好的供暖模式,对人身体损伤极大,容易造成风湿等疾病。另外,由于北方地区的居民普遍对南方冬季环境难以适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南方地区的人才引进与流通。近些年来,南方地区新入市的商品房小区开始引入集中式取暖设备。该专家指出,南方地区普遍不存在煤改气的问题,推行绿色供暖模式阻碍较小,因此在南方大规模实行清洁式供暖潜力巨大。

先行者的力量

发展清洁式供暖,仅仅依靠政策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在政府主导下,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探索多方共赢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电能替代技术、业态和运营等创新,还原电力商品属性。比如国家大力提倡的PPP模式,就不失为更好地推进清洁式供暖的一个先进思路。

可喜的是,已经有一些先行者看到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勇敢走上了市场的风口浪尖。比如专注于清洁供暖近20年的中惠地热,就推出了集中式清洁电供暖解决方案,积极实施可再生能源发电,不但符合国家电能替代要求和可持续性绿色发展趋势,还具有清洁、安全、便捷等优势,相比传统供热可降低供暖费用10%、增加供暖天数10%、提高供暖温度10%,该供暖系统目前已经在东北三省、甘肃、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天津等省市的学校、公共建筑及商品房小区中使用,并普遍受到良好反响。

记者走访了解到,中惠地热是中国供暖行业的先行企业,早在2004年就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近年来更是主编了《中国电采暖行业技术规范》、《低温辐射电热膜供暖系统应用技术规程JGJ319-2013》、《低温辐射电热膜供暖系统设计与安装》等三项国家行业标准,由国家住建部批准实施。中惠推出的集中式清洁电供暖解决方案及其运作模式必将成为推动供暖行业革新的先进样本。

一场关于清洁供暖的生态革命已经拉开帷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