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生态专业委员会在京成立
2017年12月1日,由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举办的“人工智能+生态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清华大学举行,国家林业局信息办主任李世东、清华大学网络科学与网络空间研究院教授王继龙、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院长陈志泊、中国林科院资信所首席专家张旭、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黄河燕等20多位人工智能、生态环境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汇聚一堂,共同谋划生态智能化的未来。
国家林业局信息办李世东主任指出,林业生态体系是包括全国森林、湿地、荒漠以及野生动植物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在以往信息化过程中面临着数据多样化等多种挑战。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将促进生态建设能力得到提升。李主任对本次专委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希望能够结合专委会、人工智能联盟等多方面的力量,共同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贡献。
国家林业局信息办主任李世东出席会议并致辞
近几年,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发展,为了响应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规划战略的要求,深入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林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专委会由此成立。专委会将深入研究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和成果在林业生态领域的应用,为建设智慧林业生态系统、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会上,专委会成员共同审议并通过了《人工智能+生态专业委员会章程》,清华大学网络科学与网络空间研究院教授、专委会秘书长胡萍做了专委会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安排汇报。近期专委会将开展“人工智能+生态发展“软课题研究,结合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和机器人、无人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人工智能技术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应用研究,形成人工智能+生态发展战略研究系列报告,为我国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参考。与会专家就专委会重点工作展开热烈讨论,专家们建议通过无人机、机器人等先进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数据采集,通过语音图像识别丰富生态专业大数据集,通过深度学习等新技术建设完整的生态图谱,打造全新的智慧生态系统。
与会专家研究讨论专委会重点工作
专委会成员代表、清华大学软件学院教授雍俊海做了题为《三维设计与三维打印》的专题报告,介绍了三维建模在生物识别研究等生态方面应用的意义。
专委会与会人员合影
人工智能+生态专委会的成立,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与生态研究应用的结合迈上了新台阶。未来人工智能+生态专委会将真正形成合力,紧紧抓住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性机遇,联合建设好具有国际视野和影响力的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发展合作大平台,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推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