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笔记 解码红色基因——李宜航

 

日前,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第4期年轻干部党性教育专题研修班学员李宜航撰写的《井冈山笔记 解码红色基因》一书由羊城晚报出版社出版。

作者现为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羊城晚报社副社长。

该书是作者在中井院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党性教育培训后的学思考与体会,共36万字。

该书以学员视角,以笔记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他在培训期间的所见所思所感,并配备了大量实景图片资料,全景式展示了中井院的专题教学、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社会实践教学和调查案例各种教学形式和内容,在触动灵魂的精神洗礼中追溯共产党人的初心,在学培训中感人至深的历史细节中寻找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

该书的出版,为广大读者了解井冈山精神、了解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党性教育提供了直观形象的参考蓝本,特别是对到井冈山“学什么”“怎么学”“学达到什么目的”提供了有益借鉴。

红军故乡,革命摇篮(《井冈山笔记 解码红色基因》节选)

2016-5-7上午 阴

车子穿行在竹海。

这是井冈山——红军故乡,革命摇篮。

初夏,一场小雨落下来,青碧已漫天彻地。竹子最识时节,此时正可着劲儿地勃发,勃发……细细的叶,直直的竿,疏疏的节,无不透着股精气神。远望,近观,皆目酣神醉。

这美景,不由得让我想起一百年前——1916年6月毛泽东从长沙回韶山途中所写:弥望青碧,池水清涟,田苗秀蔚,日隐烟斜之际,清露下洒, 暖气上蒸,岚采舒发,云霞掩映,极目遐迩,有如画图。虽地域不同,景 色有异,然其趣相近,意兴盎然。

转山梁,过拐角,天忽然放晴,映入一片红。

到了——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简称“中井院”)坐落在井冈山茨坪镇西北角,两峰夹峙,绿竹环绕,中有挹翠湖碧波荡漾。学院占地面积268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是国家级培训基地、中央直属事业单位。中央确定其功能定位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基本国情教育的基地、激发广大党员干部永葆革命青春的‘加油站’、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和本领的熔炉、开展国际培训交流合作的窗口”。学院由中组部直接管理,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赵乐际兼任院长。

我是来学院参加“第4期年轻干部党性教育专题研修班”的。本期学员由中组部选调,共66名(实到64名),分别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厅局级干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人民团体的司局级干部,中管金融企业和中管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中管高校领导班子成员。

进东门,入1号楼大厅,报到。肖文初老师款曲周至,告知了一应注意事项。末了,一句:你是第4组组长。

哦,有点意外——我资浅齿少,颇似毛泽东当年批评的“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不知是否因为我去年参加过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年轻干部班培训的缘故?如是,当更加如履薄冰,我一直告诫自己要抱着新学员的态度来学,断不可有“倚老卖老”、“是事可可”之意态。正如我在微信朋友圈所言:“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精神溯源,‘须刚与恒,不刚则隋隳,不恒则退’……”

打开B410宿舍,温馨如家。桌上,欢迎信、学员笔记、学员手册、学员水杯,贝联珠贯;书柜,领袖文选、经典名著、红色读本,齐整如一;床头,闹钟、鞋擦、蚊香,无一不备……斯是陋室,何陋之有!

11:30,午饭。自助餐,都是最普通的饭菜,汪志军、陈凯、张剑和我围坐一桌。嘿,这第一顿饭居然就吃到了传说中的“红米饭、南瓜汤”。我惯了北方面食,极少吃米饭,这次斗胆来了一碗红米饭——这是红军在井冈山坚持斗争时期的主食,因米皮呈酱红色而得名,现在已几经改良。细品,嗯,清香,可口,有嚼劲!南瓜汤,则金黄金黄,甜而不腻,有滋有味!粟裕曾回忆井冈山时期说:“吃得也很苦,每天的伙食除粮食外,油盐菜金五个铜板,基本上餐餐吃红米、南瓜。南瓜吃了涨肚子,不好受。战士们风趣地编了一首歌谣:‘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想想,当年真是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红米饭里出政治、南瓜汤中有精神啊。

饭桌上,望着“年轻干部班”的牌子,大家相视一笑。是啊,也不太年轻了,全班平均年龄46岁,有的已华发早生,有的已大腹便便,比如在下。好在,大作家塞缪尔•厄尔曼的《青春》可以自慰: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炽热的情感;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复又想起大学同学周巍前几天发的一条微信:一路奔跑的青春年华,让我懂得隐忍了但激情未减,思虑周全了但勇气未减,拥有越来越好的自己,是对青春最好的礼赞!周同学,我可以理解为这是信仰之光吗?

有信仰,才会有力量。近平总书记记曾五次提及一篇文章《信仰的味道》——

1920年的春夜,浙江义乌分水塘村一间久未修葺的柴屋。两张长凳架起一块木板,既是床铺,又是书桌。桌前,有一个人在奋笔疾书。母亲在屋外喊:“红糖够不够,要不要我再给你添些?”儿子应声答道:“够甜,够甜的了!”谁知,当母亲进来收拾碗筷时,却发现儿子的嘴里满是墨汁,红糖却一点儿也没动。原来,儿子竟然是蘸着墨汁吃掉粽子的!他叫陈望道,他翻译的册子叫《共产党宣言》。墨汁为什么那样甜?原来,信仰也是有味道的,甚至比红糖更甜。正因为这种无以言喻的精神之甘、信仰之甜,无数的革命先辈,才情愿吃百般苦、甘心受千般难。……

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这就是我上井冈、再读年轻干部班的全部动因。基于此——

我信奉:“为山者基于一篑之土,以成千丈之峭;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

我期待:“无论年届花甲,抑或二八芳龄,心中皆有生命之欢乐,奇迹之诱惑,孩童般天真,久盛不衰”。

我愿意:探寻红色基因,抚摸灵魂高度,传承理想薪火……

后 记

从南湖摆渡人,到大国掌舵者,从仅有五十来人的小党,到拥有8750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百舍重茧,书写了“中国没有,世界上也未曾见到”的传奇。

“一个政党,如一个人一样,最宝贵的是历尽沧桑,还怀有一颗赤子之心”,近平总书记多次寄语全党:不忘初心。

初心是什么?来路在哪里?基因何处觅?

不能说完全“一问三不知”,但不少时候的确是“水中月镜中花”。特别是脚步太快的时候,灵魂没有跟上,甚至走丢了……于是,会怨天尤人,会愁肠百结,会看不到彩虹,会忘了入党誓词那80个字的神圣。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我要回来,母亲!”当《七子之歌》再次唱湿眼眶,我背起行囊来到了“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的井冈山。

今年的5月7日至6月7日,在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我学了整整720个小时。之所以要以小时计,是因为我珍惜在这里的分分秒秒,也确实是把常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上,哪怕是最忙累的时候,也只是眯上几个钟头。这是职业惯,更是被精神感召。

什么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它们,像高原呼唤我,像磁铁吸引我,像宝藏诱惑我……我仿佛回到了故乡,重逢了童年。世界睡去,大地寂静,先烈们向死而生,而我在竹林深处穿梭。

于是,我明白了:无论别人的潮汐多么喧嚣,都不如自己的心海一片蔚蓝;于是,我明白了:人民的利益至上,“如果不从全人类出发,只拘于目前小事,那么头发不仅要白,而且要掉光了”;于是,我明白了: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产党并不曾使用什么魔术,他们只不过知道人民所渴望的改变”;于是,我明白了:“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于是,我明白了:“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

我,作为中井院的一个学员,用心做了一点笔记,兼有零星的思考,现集纳成册,不胜惶恐。要感谢每一位授课的老师,他们才是本书真正的作者;要感谢学院领导和班主任朱荣兰、联络员肖文初,他们给了我写作的勇气;要感谢每一位同学,他们给了我无私的帮助;要感谢我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时的同学、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黄玲,她帮我校正

了所涉的全部史实;尤其要感谢中组部、广东省委组织部,他们给了我最宝贵的学机会……

太多太多的感谢,在书里。

谢谢你来读。

谢谢。李宜航

2016年6月8日

关键词: 井冈山 基因 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