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纪的缘分——听毛塔老人讲述中国医生的故事
一位特殊患者的到来
当地时间11月20日,毛里塔尼亚首都努瓦克肖特中毛眼科合作中心迎来了一位远道而来的患者。这位老人名叫卡卡·迪亚罗(Kaka Diallo),65岁,来自距离毛里塔尼亚首都400公里的西南部城市塞利巴比。
迪亚罗和她的老照片
早在半年前,老人深感眼睛有诸多不适,无法看清楚东西,在生活起居上更是不方便。于是,她从400公里以外的塞利巴比到首都的国家医疗中心来治疗眼睛。医生告诉她,她的眼睛患了白内障,需要做手术,然而老人说她无法负担对她们来说昂贵的手术费用。医生又跟她说中国医生半年后就要来了,他们将免费为当地有需要却没有经济能力的人做白内障手术,所以医生建议老人半年后再来首都接受治疗。
一听到这个消息,老人激动不已,尽管身体有不适,但她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耐心等待中国医生的到来。
11月19日,由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起的援非活动“光明行”医疗专家组一行8人顺利抵达毛里塔尼亚首都努瓦克肖特。“光明行”的中国医生来了,这次,老人在儿子的陪同下来再次来到首都治疗,而这个时候,她已经近乎失明。
老人见到中国医生后,倍感亲切,她向医生们说明,她眼睛看不清楚,很不舒服,晚上觉也睡不安稳。主任医师刘华教授在为她做检查的时候告诉她,她的眼睛状况非常糟糕,不适合做手术。老人听不懂医生的专业解释,只是一直拉着医生的手乞求道:“我看不清楚,我也睡不着,我非常难受,你们一定要帮帮我。”
最后,刘华医师还是决定为她手术。尽管老人心中有紧张不安的情绪,但还是坚定地上了手术台,接受中国医生的手术。刘华医师熟练且专业地操作着,手术有条不紊地进行。
手术很快就顺利结束。手术后老人激动地说道:“太棒了,手术进行地太快了,当我还在紧张焦虑的时候,医生就让我坐起来了。”
第二天,老人如约来到眼科合作中心进行复查。复查的时候她带来了一张老照片,和一段首批中国援毛塔医疗队的故事。
这张照片拍摄于1968年,虽然已隔半个世纪,但照片保存的非常好。从黑白照片中仍然可以清晰看到三位中国医生与毛塔当地人围坐在一个方桌上吃饭,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1968年4月,中国援外医疗队第一次走进毛里塔尼亚,在毛塔全国范围内共设有四个医疗点,老人的家乡塞利巴比便是其中之一。那时的她才刚15岁,已经结婚,她与她的丈夫都在当地医院工作。
这张照片的拍摄地点是在她家里,当时他们邀请医疗队的三位医生到家里吃饭,所以才有了这张黑白老照片。
摄于1968年的首批援毛医疗队照片
老人一拿出这张照片,黑龙江省援毛里塔尼亚医疗队第32批医疗队和此次光明行活动的医疗专家组成员们都沸腾了,一起围坐着仔细地看这张老照片,试图看清楚里面中国医生的面孔。 医疗队首都医院分队队长程柏先生请老人坐下,让她讲讲当年的故事。
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老人激动不已
程队长及当地媒体人与老人热情握手
一张来自1968年的老照片
当一个国家长期处于欠发达阶段时,传染病是每个当地民众心中的噩梦。由于国家医疗水平落后,药品的可获得性低,一旦得了传染病,哪怕是现在看起来非常微不足道的病,死亡就是他们的宿命。毛里塔尼亚便是这样一个国家,它位于大西洋畔、撒哈拉沙漠边缘,常见的多发病主要有结核病、疟疾、肝炎、肠炎、急性呼吸道疾病、血吸虫病、艾滋病等。
据老人描述,当时有非常多的人死于疟疾,老幼妇孺,就连原本身体健壮的年轻人也不能幸免。国内疟疾肆虐,但随着中国医疗队医生的到来,当地疟疾的情况大有好转,中国医生对当时住在塞利巴比的人们来说简直是大救星。
老人说:“中国医生有神药,一吃就能好。”接着,老人讲述了一段她好朋友的故事。那时,老人的一位好朋友发烧,身体不适,在他们当地人看来,遇上这种情况,很快就会死的。于是这位朋友怀着撞运气的心态去到中国医疗队医生那里看病,医生看了一眼,没有过多的询问,就给她拿药。这位朋友又担心又害怕,以为医生未能诊断出自己的病情,便一直试图用土语与医生交流,但由于语言不通,没法正常交流,医生只好让她先回家吃药。这位朋友按照指示吃了医生给的药,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她退烧了,紧接着她的身体完全康复了。
那个时候,中国医生的神药是在当地广为传颂的事情。塞利巴比的街头巷尾没有人不认识这三位中国医生,三位医生走到哪里,赞美之声就跟到哪里。“Merci! La Chine! Mon ami!”
“事情差不多也发生在那一年”,老人又说起了她印象极深的一段故事,“在距离塞利巴比有段距离的村子里,有位产妇半夜发痛即将分娩,那时苦于没有当地医生为她接生,她的丈夫骑着驴赶来医疗队,向一位妇产科女医生说明了情况,女医生没有犹豫,准备赶往村庄为产妇接生。于是,在凌晨两三点的塞利巴比,女医生骑在驴上,产妇的丈夫牵着驴,缓缓去往村庄。最终,产妇在女医生的帮助下,顺利生产。”
老人抚摸着这张黑白照片,回忆道:“那时,中国医生来到这儿不太适应,因为生活条件太艰苦,气候也不好,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饮食,不习惯当地食物,但每每有前来致谢的患者带来自己做的食物,他们都欣然接受。除此之外,语言不通也是一大难题,好在中国医生医术高明,简单的看诊后,就能确诊病情,进行治疗。但是,不管有多少问题,中国医生都全力克服,他们一直就在那里,无私奉献,帮助我们。”
大概半个世纪过去了,老人已经记不起他们的全名也记不起他们的样子,但是这张黑白照片却依然被保存的非常好,没有一点点褶皱。
当天,医生为老人拆纱布,老人重见光明。她说:“我现在感觉很好,看得很清楚,我不需要我的儿子搀扶我了。”她再一次拿起照片仔细端详,眼中饱含着感激的泪水。
中国驻毛里塔尼亚大使张建国在得知此事后,专门慰问了老人。老人动容地对大使说道:“尽管记忆很久远,半个世纪过去了,但许多毛塔人民跟我一样,永远不会忘记中国对我们的帮助。”张建国大使听老人讲述完这段故事后非常感动,他祝贺老人手术成功,重见光明,也感谢老人带来的这段温暖人心的故事和照片。张大使说:“我们的中国医疗队能为毛塔人民服务是我们的荣幸。中国医疗队用行动践行着‘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他们不远万里来到非洲,就是为了传递光明,传递友谊,传递爱心,传递亲情。中毛两国人民深厚的友情历久弥新。”
一段奇妙的缘分,见证了中毛两国源远流长的友谊,也见证了中毛两国在卫生领域合作与交流的进一步深化。
大使询问老人照片的故事
政务参赞王健与当地媒体人一起看照片
华侨周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