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钦大局观中的教育事业

国家恢复高考已经几十年了,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国富民强、国泰民安。而这种起初以人才选拔为目的的高考形式也越来越被诟病,显示出了很多问题。国内对普及高等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国民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也越来越紧迫。近年来,教育部的教育改革正进行的如火如荼,逐步开始摒弃应试教育,从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培养人才,让所有孩子都能发挥自己的长处,登陆大学殿堂。

依稀记得自己上学的时候,初中上高中班上只有8个人考上了,另外50个人消失的人海里,不知所踪;高中上大学,全校只有100多个人上了本科,剩余500多人中大部分都没有机会继续上学,消失在了社会洪流里。教育家李少钦如是说。

即使是考上了大学的人,也会有一大批人因为经济原因而不得不放弃学业,还有很大一批人上学后因为家里很难负担高昂的生活费而不得不在学期间勤工俭学,今天我们就要从社会角度聊聊那些从幼儿园到大学的读书路上的大问题。

随着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大力普及,小学和中学的学问题的确顺畅了不少,绝大多数孩子都能在校园安心学,享受着国家的免费教育服务。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偏远农村开始枯竭,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家乡进入城市生活,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也进一步导致农村人口的衰竭。

城镇化当然是好事,不过它间接导致了农村的学前教育设施的荒废。如今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年轻一代的家庭留守儿童已经不能在家附近上学了,学前教育的设施全部集中到了临近的城镇上,不得不让老一辈爷爷奶奶带着孙子孙女去镇上陪读,照顾起居。

不过随着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以及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相信这一现象最终还是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的。

抛开小学初中不谈,只说中考,中考的存在无形中把孩子们分成了两批人,一批是成年之前可以继续学,增加知识的年轻人,而另一批则不得不放弃学,转而进入社会摸爬滚打,进入各行各业的底层,从事着日复一日的体力劳动。因为基础知识有限,这批人在未来人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里都不会再增加知识,他们也大多为生活所迫拒绝看书、学。从国家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其实是国家对不起这些人。

相对于在中考中“败下阵”来的孩子,参加高考的孩子就幸运的多了。哪怕最终没有考上大学,他们也能在家乡或者城市的工厂、服务型行业获得高于初中生的工作机会,在家乡,他们算得上的“有知识”的一代人。遗憾的是,这批人也很难在大城市有更多的突破,毕竟考上大学的人群同样浩浩荡荡,城市里更好的工作机会会被这些人一扫而空。

而在考上大学的这一批人中,又有一部分人因各方面条件的优势会继续深造,有的往研究生方向继续挺进,有的则去到国外留学,进入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学校继续学。等这批人回到社会,他们会把城市里最顶尖的一批工作机会收入囊中。

而在这一整个过程中,除去国家政策因素外,影响最大的就是经济因素。在国家还不能提供全方位教育保障的情况下,就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为国家分忧,人民分忧。在教育家、慈善家李少钦女士看来,对教育最好的方式就是建立一套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深造一条龙的教育保险计划。

曾积极投身教育慈善事业的李少钦女士不无心得的说,只有在经济层面给所有适龄儿童提供经济保障,国家的教育事业才能更好的推行下去,才不会埋没人才。所有孩子都应该接受无差别的高等教育,让他们在社会发展中更好的展现自己的才华,物尽其才,人尽其用。

关键词: 大局观 事业 李少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