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check 3.1,给学术诚信带来了什么?

2016年,教育部为有效预防和严肃查处高等学校发生的学术不端行为,维护学术诚信,促进学术创新和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了《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即40号令。

在这40号令里,明确提出了学术不端行为是指高等学校及其教学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学生,在科学研究及相关活动中发生的违反公认的学术准则、违背学术诚信的行为。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应坚持预防为主、教育与惩戒结合的原则。

近一个时期以来,高校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助长了急功近利、浮躁浮夸的学术风气,造成了极为负面的社会影响。为此,教育部近年来先后出台《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等文件。很多高校也制定了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规定,严肃查处和曝光了一批不端行为案件。

最为常见的学术不端情形有6种,剽窃、抄袭、侵占他人学术成果,不当署名、买卖或代写论文等。几乎都集中在论文写作领域,这也是学术不端的重灾区。

同时,专家也强调,处理学术不端行为,严厉打击、严肃处理虽然重要,但教育和预防同样重要,如何把教育和预防的工作做到前面,如何从开始到结尾把控好学术研究的全过程,这点尤为重要。

Gocheck 3.1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Gocheck是国内知名的论文检测、论文查重软件,其拥有大量的论文文献数据库、图书资源并结合海量互联网资源检索,使用语义+指纹比对的核心算法高效地进行论文检测,防止论文抄袭。2017年8月,Gocheck 3.1正式上线,它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高校教务管理者对论文检测、论文管理的认知,同时,对防止学术不端问题从源头上进行了管控。

Gocheck 3.1的全过程闭环管理,从源头杜绝学术不端

一直以来,高校的毕业论文管理缺乏有效的管控方法,有的高校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有的高校虽然上了信息管理系统,或者要求毕业论文查重,但由于系统使用率不高,毕业论文查重要求不严,或者管控不利,导致学生最终提交的毕业论文和查重报告,可能无法对应,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论文AB版,用A论文+B报告的方式瞒天过海,结果教育主管部门抽查的时候发现问题,再回过头去处理时,也很难找到问题出在哪个环节了。

Gocheck 3.1以教育厅-高校教务处-院系-指导老师-学生的多级管理模式,由高校教务处统一牵头,把账号统一分配给全校师生,指导老师和毕业生从开题开始就进入系统,师生间每一次交互、每一次评阅、每一次修改、每一次上传、每一次更新都有记录,再由院系审核统一上交学校教务处,学校教务处可以随时查看某一个学生、某一个老师的某一个环节,真正做到了全流程闭环设计。如此不可能再出现由于纸质文档、电子邮件过程中的论文安全问题。

教育主管部门在对各高校毕业论文质量和论文抄袭进行抽查的时候,可以不用再像原来抽样调查,再做检测查重,需要抽查哪个学生的论文,直接在系统可以看到这个学生从最开始写作到后期终稿完成的全过程,这个过程是透明的、有迹可循的。

由此可见,Gocheck 3.1给高校教务管理者带来了福音,很多高校对于学术不端行为都是零容忍,但最重要的是如何将其落在实处。学术不端行为其源头有许多问题未纠正,Gocheck 3.1未来要帮助高校要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也帮助学生提升论文写作水平,提高论文质量。

关键词: 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