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木时代:不图百米短跑之“快” 只争长跑冠军之“稳”

俗话说“剩”者为王,留到最后的才是赢家,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互联网金融行业。“就像长跑一样,一开始就跑得很快的未必能坚持到最后,反倒是那些跑的稳的成了冠军。互联网行业这几年发展迅猛,很多平台抓住了机会迅速壮大起来,但只有经受住了监管的考验和行业的洗牌后还能稳步发展的平台才是真正的赢家”。

作为小微信贷服务平台的积木时代在这条跑道上选择了求稳不图快,时刻谨记风险,坚持 “下沉下沉再下沉”的战略,扎根于三四线城市,用心服务小微企业主和农户,真正做到了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互补,践行普惠金融,助力实体经济。

行“稳”致远

2014年12月成立的积木时代,是国内微金融服务集团积木拼图旗下全资子公司,是一家集信用风险评估及管理、信用数据整合服务、小微借款咨询服务与交易促成等业务于一体的小微信贷信息服务企业。

历经三年多的努力与成长,目前积木时代已经在全国16个省设立了近40家资产端门店,并累计完成了超过15亿的放款规模,且逾期率保持低位。

但事实上,15亿的放款规模跟市场上大多数平台相比,并不算高。要知道,在2014年,行业里流行跑马圈地,不少企业都想要迅速占领市场,有的企业甚至一个月就能达到十亿放款规模,但积木时代一直坚持着自己一贯要稳不图快的风格,稳打稳扎在三四线城市

稳健,沉着,不追求眼前短暂利益的企业文化,和积木时代核心团队的强金融背景有着很大的关系。据了解,母公司积木拼图集团CEO董骏,有着5年华尔街跨国银行经验,8年中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经验,积木时代CEO彭少新,也在商业银行从业10年,更有10年小额信贷管理经验。互联网金融诞生以来,创业者就分成了“互联网派”和“金融派”,前者迷恋流量略激进,后者敬畏风险稍保守,而积木体系下的积木时代明显属于后者。

出于风险因素考量,积木时代在考核员工方面,不仅仅是单一指标考核,而是要求同时做到两个指标:风控+放款指标,两者缺一不可。特别是在风控人员的培养上,积木时代更是投入了相比同行业其他企业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正是因为对人才考核有如此严格的要求,才有了积木时代稳健发展的信心。正如积木拼图集团CEO董骏所言:“我们要有一个强势的文化引导这个团队,不能只是为了追求短期的利益,员工为了赚提成,老板让某个子公司做业务的模块快盈利,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就做不好。”团队要有长期的发展目标,只有在合理试错后,大家才逐渐明白不能求快的道理,才能在这场马拉松比赛中,跑到最后。

类IPC模式特有的“慢”高效模式

如果说强金融背景的团队,决定了积木时代稳健、不图快的企业文化。那么特有的类IPC风控模式,则成为积木时代持续聚拢优质客户资源,高效服务客户,并在长期的发展中保持竞争力的独有“壁垒”。

不同于市场上普遍的信贷工厂、大数据纯线上模式,积木时代选择借鉴并改良的IPC模式十分注重人员素质,因此团队建设十分重要,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和培养系统,并且还要找到与企业价值观协同的人才;另一方面,这种模式更加看重资产质量,在运营上不能操之过急,如果着急做大规模的话,并不是一个最优的选择。这也是积木时代在三年多的时间里,一直不盲目追求规模的主要原因所在。

积木时代副总裁陈超透露,一个风控人员的成长至少要半年时间,他们不仅要熟练掌握信贷审核技能,还需具备调查客户隐性负债、多头借贷、信息造假等信贷风险点的能力。虽然团队的培养更加费时耗力,但专业度更高,更能因“业”制宜。

在大数据风控大行其道的当下,用人来做风控,看起来很“笨”,但在彭少新看来,在未来,以人为主的风控模式有其存在的必然性。“毕竟机器是死板的,人是灵活的。有很多信息和数据机器抓不到、用不了,因为不是标准化的,特别是三四线城市的小微企业、农户这个市场,用户本身就不依赖网络,更不用谈利用大数据做征信。”

积木时代2017年放款额度有望突破10亿元。到明年年底,积木时代线下门店计划扩张到55家左右。积木时代坚信,在普惠金融这条长跑赛道上,只有坚持初心,敬畏风控才能跑得更远。

关键词: 短跑 积木 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