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菲:拍完戏后不再怕血 被医生气质“附体”

为了能更好地展现当代中国医生的风貌,电视剧《急诊科医生》在开机之前,剧组演员大多分赴各大医院急诊科进行实习,他们在体验生活、揣摩角色的同时,也了解了医生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其中,首次挑战医生角色的演员高晓菲,实习前后可谓变化巨大,从全程哽咽到充满自信,她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经过实习和拍摄,她又受到了什么触动?

谈角色:实习后不再怕血 理解医生为何神圣

记者:在剧中您饰演的角色是个医生,在之前有没有拍过医疗剧?这次与郑晓龙导演合作,有没有什么觉得有不一样的地方?

高晓菲:我之前演过护士,但没有《急诊科医生》这么专业,当初得知能参与晓龙导演执导的这部医疗剧我非常惊喜,拍完之后就觉得已经多少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些了解,因为这部戏特别严谨专业,开拍之前我们演员就去实习过,每一场戏开拍之前都要跟驻组医疗顾问咨询。

记:能不能具体谈一下你的实习经历呢?

高:因为我平常很少去医院,其实一开始对医院的了解并不多。实习第一天,我跟着医生们查房,查了一共有50多个病人,因为实习地点是综合型医院,病人也是全年龄,从孩子到老人,各种各样的病例都有,我全程一直是哽咽的,看到病人躺在那儿,内心就特别难受。实习后期,我逐渐自信起来,穿上医生的白大褂就有了底气,跟组的一个实习医生后来就说,我觉得你现在好自信,看你的状态都挺像大夫的。我前后在两个医院实习过,也参与过心血管病人的一些简单急救,我以前连针都不敢去碰,看都不敢看血,但当时为了准备《急诊科医生》,我不想错过每一个细节,也不怕看到抽血了,就全程盯着。

记:你演了《急诊科医生》过后,你怎么看医生这个职业?

高:我去实习前,以为医生们会对我们这些演员比较好奇,但其实根本没有。我们在急诊科实习时,大夫们都太忙了,他们的精力一直都集中在病人身上,我们只能在旁边观摩他们工作。其中有一个大夫,第一天跟着他实习是白班,他就不停地在写医嘱、忙病例,没有闲下来的时间;第二天再见他的时候他上夜班,为了晚上能精神点儿,他从下午就开始喝咖啡。

我看到大夫们特别认真地商量诊治方案的时候,一直起鸡皮疙瘩,那时候才真正理解了为什么大家都说“医生这个职业特别神圣”。后来拍戏的时候,我能感觉到编剧写的病例都很真实,演绎的同时也更能理解大夫的工作状态,现在我也充分认识到,这样的职业不是一般人能胜任的。

谈拍摄:剧组非常专业 主创配合默契

记者:跟其他医疗剧相比,你怎么评价这部戏?

高:非常专业。我们专门学习了急诊抢救方面的知识,包括除颤仪这些仪器的使用等,剧组也请了医学专业的博士来教我们。两位医疗顾问全程跟组,涉及到医疗方面的各种细节时他们极其认真,哪怕什么时候手不能放在兜里之类的细节都会及时指出。经过几个月的拍摄,不夸张的说,现在即使送来一个心肺方面的病人,我都知道打什么针,推几毫克。

记者:在跟其他演员搭戏的过程中,你们配合得怎么样?大家是怎么样达成一个默契的?

高:我觉得在医院的实习经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习过程中,大家都去找医生的感觉,加上有医疗顾问的专业指导,所以在拍摄过程中,就有一种同上战场的感觉。比如在拍摄抢救场面的时候,本来是要先试拍一条再正式拍的,但大家都意识身穿的白大褂的责任,于是同心协力,配合特别默契,试拍这一条就直接过了。还有一点,我觉得是导演选角的高明之处,就是演员之间气场特别合,大家第一天来到现场,坐在那儿还不到半个小时就打成一片,包括跟两位导演也是,拍戏刚过半所有人已经非常熟悉了,拍起来也很默契。

记:在跟导演的合作这方面,晓龙导演和雪松导演有没有什么令你特别印象深刻的地方?

高晓菲:这两位导演都太好了,雪松导演年轻,跟演员玩成一片,而且特别保护我们演员,NG后他会到旁边来给你讲戏、鼓励你,让每个演员建立起信心。晓龙导演也非常和蔼,跟晓龙导演开玩笑他也能接上梗。我觉得他们对演员都特别温暖。

谈心得:已被医生气质“附体”

记者:这一次体验了医生这个角色,今后还想演绎同类角色吗?

高晓菲:我觉得这部戏播完,可能会有很多同类角色来找我演,因为拍摄过程中,我在监视器里看着自己穿着白大褂抢救病人的样子,就觉得自己像个大夫,所以我现在有这个自信。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