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龙:面向观众,不负时代
十九大刚结束不久,郑晓龙的新剧《急诊科医生》就开播了。一面是国之大事,一面是现实热点,两只眼睛都盯着当下社会的郑晓龙,连开播时间都选得这么应景。
人过六旬,郑晓龙似乎从未片刻歇过。先拍《红高粱》,后接《芈月传》,根本来不及享受《甄嬛传》带来的“国民导演”光环,就马不停蹄地开了“新番”。任何时候跟他聊起电视剧,他都双目放光,仿佛有说不完的想法要等着实现。
“我对医疗题材是有情结的,当很多剧本还停留在生存层面,医疗剧饱满的人文关怀已经跃升到人的精神层次了,这是我所感兴趣的。”谈及新剧《急诊科医生》的拍摄缘由,郑晓龙如叙老友,尽诉衷肠。
行业剧——尤其是医疗剧对郑晓龙来说并不陌生。早在2001年,他就执导过李幼斌和江珊主演的急诊戏《永不放弃》。如今再次同编剧点点合作,可算是久别重逢,感触良多,剧中也揉进了他更多的人生体悟。
“每个人包括主角,都有自己的心结。他们给病人治病,也互为医患,疗救他人的同时,也解开自己的心结。”他如是作结。
《急诊科医生》从去年11月开机,历时三个多月天寒地冻的拍摄,又经半年多后期制作,终于与观众见面,可谓是郑晓龙今年的重头戏了。为拍这部戏,他没少操心。急诊如战场,演员需求大,他一面邀请到众多圈内好友鼎力相助,一面又把牢筛选关,不自降标准。
与此同时,这部戏场景少,无外乎是病房、手术室、抢救室三点一线,然而群戏却多。为了方便拍摄,他耗资搭建了一处1000多平米的摄影棚,最大限度还原了医院场景,每天一百多号人进驻棚内,指挥调度,如同行军打仗。但在郑晓龙的眼中,这比起医生的累,又算什么呢?
众所周知,医疗剧素来是出了名的“大坑”。因为技术细节的繁多,且与生活关联紧密,每有热播,便引来刺头无数。越火的医疗剧,越是被喷得千疮百孔。郑晓龙也不怵,请来国内顶级的协和医院全力加持,医生护士全程跟拍——医务组的权力大到剧本修改、细节监督、后期审片全包。
“拍这部片,是我导戏,他们(医生和护士们)导我。”这一次,“细节控”郑晓龙显得自信满满,还不吝放话观众:欢迎挑刺。
当然,对着观众津津乐道的这些“槽点”,郑晓龙心知肚明,却不多谈论。他更关注的是人心善恶,人性关怀。剧中有一场景:年轻医生心羡老医生的技术,感叹不已,海归女主角却提出不同的看法,单是技术成就不了好医生,即便是屠夫,年深日久,也能练就不俗的刀功,可要治病救人,最重要的是诊断,是一颗医生的“头脑”。
郑晓龙对此感同身受。在他看来,艺术创作也是同理,一个故事如何讲得纷繁复杂,跌宕起伏,精妙回环,这是技术。技术自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精神的高度,感情的深度,表现的力度——这是他的“道术之辨”。
如今影视剧市场急剧做大,物欲涌动,新剧虽多,却越来越大同小异,四处横行的插入广告更是让人嗅到浓浓的资本气息。在这方面,郑晓龙可“保守”多了。《急诊科医生》最大的硬广,竟然是剧末的公益广告——急救小常识。
“借着医疗剧的题材,科普一些医学常识,也是我拍摄这类题材应当肩负的社会责任。”此外他最希望的,是能引发观众对“医生”这一熟悉而又陌生的行业的深度思考。
郑晓龙坦言,拍戏过程接触了很多医生,愈发加觉得他们是“神”。病患在医生面前,毫无保留地袒露自己,犹如仰望神灵救助。正是因此,全社会才对医生行业有了更高的期许,渴望其同情与爱,信任和尊重。而剧中一句台词尤其令人动容:“即便做不了神,也要做一个伟大的人。”这既是医生的豪言,也像是导演者以艺术之名的自勉。
时至今日,身为导演的郑晓龙依然默默耕耘在这片园圃,不哗众取宠,亦不务虚名。从中国电视剧的草创期一路走来,他的心中似早已自成丘壑,每一出手,都可能拓开一片新的天地。这一次,他希望自己对人性和现实话题的探讨,能对得起观众的嘱托,也不负时代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