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前旗以精细化管理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使用效益

 

内蒙古鄂托克前旗1998年正式成立机构开始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截至2016年,共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29680万元;累计完成草原建设项目54万亩,家庭牧场示范户722户,养殖小区19个;争取产业化经营项目26个,贷款贴息项目3个;争取部门项目7个。通过项目建设,极大改善了农牧业生产条件,提高了生产能力,项目区新增农牧业总产值17974万元,项目区受益农牧民纯收入增加总额达到了14503万元,是实实在在的惠民项目。

为加强项目资金监督管理,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坚决遏制截留、挤占、挪用等违纪违规行为,鄂托克前旗农业综合开发

办通过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机制,促进了项目资金效益的最大化,是老百姓最满意的工程之一。

一是涉农项目捆绑实施。按照“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形成合力”的原则,集中农、牧、林、水等涉农资金办大事、实事,以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益。如其他农口部门实施水利设施,农发办就实施畜牧设施;其他农口部门实施畜牧设施,农发办就实施水利设施,实现建设1户富裕1户。鄂托克前旗农业综合开发办一位负责人说:“项目资金的整合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凡是整合资金,其使用都符合专项资金的管理要求,没有出现以整合使用为名移用专项资金现象。”

二是因地制宜突出实效。根据项目区不同的立地条件,合理选择建设内容:人工草地,采取紫花苜蓿、饲料玉米与青贮相结合的模式进行种植,解决饲草料营养单一的问题,同步跟进以固定式喷灌和滴灌为主的节水灌溉技术,取得了良好实效;改良草场,选择以种植柠条为主

的改良措施,带间补播草木樨和沙打旺等优良牧草,增加生物产量;家庭牧场示范户和养殖小区,围绕建成绿色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加快完善养殖棚圈和养殖小区建设,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推进舍饲和半舍饲养殖,切实提高了养殖水平和经营效益;科技推广,重点推广了膜下滴灌节水技术,节约了灌溉成本,减轻了生产劳动强度,带动了农牧民增产增收。

三是严格制度管理规范项目实施。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推动项目和资金由单一管理向全面管理、粗放管理向科学管理、人为管理向制度管理转变。在项目分配上,坚持“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分配原则,各项目区任务指标下达后,各镇、嘎查村通过民主评议方式按要求确定项目户和建设内容并上报旗农发办,经审核后再下达各项目区,严格执行项目公示制,保证了项目分配的公开、公平、公正。在项目实施上,严格落实项目招投标制,择优选择施工企业;严把开工关、工序关、质量关,对工程进行全程监理。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了施工质量。加

强建后管护,按照“谁建设、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落实管护责任,确保建成项目长期发挥效益。在资金运行上,严格执行“三专管理”(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和旗级报账制,依据工程资金预算、施工合同、工程进度和用款申请报账,对项目资金全部转账结算,确保专款专用,进一步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四是注重沟通协调推进。为了使项目建设更加顺畅,农综办不定期组织召开项目推进会,和施工企业及项目户代表交流讨论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协调解决的事项和好的经验做法,共同推进项目建设。同时,在项目建设期间,农综办组织各施工企业负责人到实地交流,通过互看互比,以“比”促“建”、以“比”促“优”,推动项目建设质量。

五是创新机制提高成效。为了提升项目建设质量和群众满意度,农综办创新推行了“五进家门三必访”机制,即:在项目选户立项、签订合同、项目开工前、项目建设中、项目完工验收时必进项目户家门,做到项目实施前“必访”,做好政策宣传、项目讲解、信息采集等各项准备工作,帮助农牧户规划设计,合理布局,确定的项目户必须经过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方可列入项目,实现项目透明、公平、公正;在项目实施中“必访”,随时进行督促指导,检查施工队是否按照设计标准和质量要求施工,及时发现并指正问题;在项目竣工后“必访”,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做好项目检查验收,及时跟踪问效,征集群众意见,做到有始有终。

鄂托克前旗农业综合开发办负责人说:“项目的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实施,使全旗农牧业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农牧民收入明显增加,农村牧区生态环境明显改观,开发综合效益明显提高,有效地推进了现代农牧业的发展,为建成物质充裕、精神富有、生态文明、秩序良好的大美鄂前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宋俊宝 张桂福 路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