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AAA”进行时丨进来坐,这里正在售卖一段好时光

喧嚣的城市,热闹的霓虹

看惯了车水马龙,听多了单调重复的乐曲

偶尔也想抽离,怀念童年老街午后那段静谧时光

【动图】

静下来,慢下来,感受自然

悠闲读书 意在怡情

窑湾历史文化街区里 寻得一处静谧之地

于花荫下读书 得其馨香

老街,是记忆中最美好的地方,也是心底最柔软的一处。早上,整个街道都热闹起来了。在街道口的那只大黄狗,恍若“镇街员”的存在,警惕的打望周围;买糖葫芦的老人无疑是最受欢迎的,被小孩们团团围住;早点的种类丰富多样,包子馒头葱油饼米粉,花上几块就能撑到不行。

中午,响起父母叫孩子吃饭的声音,在街道传的很远;午后, 吃饱的那只花猫暖洋洋的躺在门口晒太阳,而老人们三两坐在门口,聊起了家常。夜晚降临,老街静悄悄的,大家都沉睡了。

渐渐,老街破败了,青年们出去打工,老街的热闹不再了。但是有些记忆,有些故事,已经在心中打上了印记,这是故乡的情怀,去哪里都忘不了。

湘江水日复一日,奔流不息,在湘潭这座城市转了个弯,这一弯,弯出了“千里湘江第一湾”——窑湾。湘江水从窑湾身边流过,孕育了无数的窑湾人,也因为水的柔情,所以湘潭人骨子中也带着几分浪漫。

据史料记载,窑湾古街于秦代立壶山港,建制于晋代公元313年,历经1700余年的沧桑巨变,已成为湘潭城区文化发源最早、人文资源最丰富、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地方。人们说,走进窑湾就走进了湘潭的历史深处。

窑湾得名于清代,在此之前的元代和明代,它被称为锦湾。窑湾依山靠水,商业发达,朝朝代代吸引着世人欣赏、吟咏,这里也涌现出了许多名人轶事,留下了诸多古迹、建筑,如望衡亭、唐兴桥、陶侃墓、何腾蛟墓、求子桥等。

窑湾的繁荣与兴盛随湘江而来,也随湘江而去。如今的窑湾居民大多是当地土著,依靠着湘江畔,他们大多以打渔为生。居民易汉钦,祖上三代都以打渔为生,现在儿子仍然以此为业,像他们这样的职业渔民,在窑湾有20多户。到了一年一次的休渔期,他们就制作渔船出售。走在窑湾的老街上,随处可见民居外架着的木船。这些木船不单用于外出捕鱼,更多的时候是洪水来袭时用来出行的工具。

对窑湾人来说,这里是一个古老的家。在窑湾老街上,如今能看到的房子基本都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翻新的,留下来的能反映窑湾古老风貌的建筑已是凤毛麟角,现有居民的房子中就更少了。

窑湾虽已破旧落后,但其仍然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堪称湘潭人文的一个摇篮。近年来,湘潭市委市政府正着手将窑湾打造成历史文化街区。

目前,窑湾历史文化街区一期工作正在火热朝天的展开之中,将于今年底建成对外开放,二期将建成滨江客栈群,实现食、宿、行、游、购、娱一站式解决。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