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威中医门诊部揭秘:听声辨病到底有何玄机

望、闻、问、切乃是中医诊断的基本功。其中“闻”就包括听声音辨明疾病的方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首次提出了五音、五声应五脏的理论,而《素问·脉要精微论》更以声音、言语、呼吸等来判断正气盈亏和邪气盛衰。那么听声辨病到底有何玄机呢?

声音的发出,是肺、喉、会厌、舌、齿、唇、鼻等器官协调活动并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肺是发声的动力,肺主一身之气,气动则有声;喉是发声的机关,发声必由喉出;其他器官则对声音起调节作用。声音的异常变化主要与肺气有关,但肾主纳气,必由肾间动气上出于舌而能发其声,其他脏腑的病变亦可通过经络影响肺肾。因此,正威中医门诊部认为听声音不仅可诊察与发音有关器官的病变,还可根据声音的变化,进一步诊察体内各脏腑的变化。一般情况下,新病小病,其声多不变;唯有久病苛疾,其声乃变。

正常的声音

健康人的声音,虽有个体差异,但发声自然,音调和畅,刚柔相济,为正常声音的共同特点。由于人们性别、年龄、身体等形质禀赋之不,正常人的声音亦各不相同。男性多声低而浊,女性多声高而清,小儿则声音尖利清脆,老人则声音浑厚低沉。

声音与情志的变化也有关系。如喜时发声欢悦而散;怒时发声忿厉而急;悲哀则发声悲惨而断续;欢乐则发声舒畅而缓;敬则发声正直而严肃:爱则发声温柔而和。这些因一时感情触动而发的声音,也属于正常范围.与疾病无关。

病变的声音

五音是角、徵、宫、商、羽,五声是呼、笑、歌、哭、呻,并分别与肝、心、脾、肺、肾相对应。正常情况下,五音与五声反映了人们情志的变化;移趣情况下,则分别反映了五脏的病变。特别是情志方面的病变,往往会出现呼、笑、歌、哭、呻等异常表现及音调的变化,可以据此推断其相应脏腑的病变。

听发声

音哑和失音,有轻重之别。轻者声嘶,重者完全不能发音。新病音哑或失音,属实证,多是外感风寒或风热,寒热二气交相袭肺,或痰浊壅滞,以致肺气不宣,清肃失职,所谓“金实不鸣”。久病音哑或失音,多属虚证,常是精气内伤,肺肾阴虚,虚火灼金,以致津枯肺损,声音难出,所谓“金破不鸣”。暴怒叫喊,伤及喉咙,也可导致音哑或失音,亦由气阴耗伤所致。有妊娠失音者,多为胞胎阻碍肾之精气,令其不能上荣所致。

发声高亢有力,声音连续,前轻后重,多是形壮气足。患病闻此,多属实证、热证。若感受风寒湿诸邪,常有鼻塞而声音重浊。发声低微细弱,声音继续,前重后轻或语声轻清,多是体弱气怯之人。患病闻此,多属虚证、寒证。

睡中鼾声,多是气道不利,并非全是病态。若昏睡不醒,鼾声不绝,手撒遗尿,多是中风入脏之危证。

呻吟不止,多是身有痛楚或有胀满,攒眉呻吟,必苦头痛;呻吟不起,多为腰腿痛;呻吟而扪心或护腹,多是胸脘或腹痛,扪腮可能为齿痛。语声寂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或病深入骨;语声暗然不彻者,心膈间病。阵发惊呼,发声尖锐,表情惊恐,多是惊风证。小儿夜啼亦多惊恐为病,或心脾经有热,或脾寒腹痛。

听语言

沉默寡言,多属虚证、寒证;烦躁多言,多属热证、实证;不能复言,为“夺气”,是中气大虚之证。

语言謇涩,属风痰蒙蔽清窍,或风痰阻络。

语言错乱,为神明之乱,亦属心病,有虚实不同。

谵语是神志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多属热扰心神之实证。多见于温病邪入心包或阳明腑实证,有血热、瘀血、燥屎、痰凝的不同。

郑声也是神志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属于心气大伤,精神散乱之虚证。

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则止,首尾不续,称“独语”。语言错乱,说后自知叫“错语”。独语、错语均属心气不足、神失所养的虚证。

狂证是笑骂狂言,语无伦次,登高而歌,弃衣而走。此属阳热实证,多见于痰火扰心或伤寒蓄血证。

由此可见,声音中携带者我们身体的诸多奥妙。只要留心观察,注意方式,就有可能接收到身体传递给我们的讯号。因此,正威中医门诊部建议大家平常多留心自己的声音变化,以便及时接收到健康信号。

正威中医门诊部简介:

正威中医门诊部(网站:http://www.whzwzymz.com/)是一家不到500平米的男性中医门诊部。与传统中医门诊部不同,武汉正威中医门诊敢为人先,与时俱进,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开创了“互联网+医疗”的问诊模式。一年前,开通微信公众号在微信上问诊,如今时隔一年又推出“正威中医”APP。线上+线下的问诊模式,广受男性患者的青睐。

关键词: 门诊部 玄机 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