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心啊!老板让股合伙,骨干仍要离开,看陆兴武如何破解?
想用合伙人制激发骨干热情,留住人才,却毫无效果,甚至加速骨干离职。老板一脸委屈,我一片好心得不到理解,问题在哪里?
合伙人制无疑是目前非常流行的企业组织管理形式,万科、阿里巴巴等牛逼闪闪的企业,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这种方法。但是,并不是老板让出股份,员工就马上改观了,马上就积极了。
实际情况是,有些员工,有没有期权,有没有股份工作状况都差不多,甚至还不如之前,毛病出在哪里?为什么你赔了夫人又折兵?
陆兴武的公司,江苏博爱之都商贸有限公司,是酒圈较早尝试合伙人制的企业。他的合作人机制成效卓著,一建立便业绩斐然,多年下来,经过优化迭代,目前依然非常健康,是公司发展强劲动力之一。一个证明就是,该公司市场销售团队人数仅10余人,但业绩极好,其中一个单品年销售的数千万元,并依然连年递增。
合伙人制并不是新兴的企业模式,只是最近几年逐渐被企业家们重视。
2015年,福布斯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很有名,这篇文章叫做《雇佣制节哀,合伙人制崛起》。文中犀利的观点,引发了企业家们的讨论。这篇文章说,雇佣关系极易导致一方对另一方的压制,所以必将被淘汰,合作关系才能释放员工能量,释放创造力。文章甚至引用一些投资机构的观点——坚决不投没有合伙人的公司。
与其说是这个观点震撼了企业家,还不如说其中的问题极大地引发了老板们的共鸣。
是啊!谁不想员工与企业一条心?谁不想员工不断进取为公司卖命呢?
但事实上,大家都心知肚明,哪里有这样的员工呢?
在雇佣制管理制度下,几乎是没有的。
善于抓住热点的小米,2016年也跳出来秀了一把。
雷布斯说,在创办小米时,他就意识到传统职业经理人不能支撑企业长远发展,所以决意把公司做成合伙人制。在创业之初,他把60%的时间花在了找事业合伙人上。
在管理上,小米公司实行“简单主义”——不要KPI,组织平扁化。
然后,小米设计了“让员工爽”的激励机制。这样,不用挥舞管理的鞭子,员工们会“自我燃烧”。
于是,在“参与感”之后,小米又创造了一个热词,“让员工爽”!
扎心啊!
同样是合伙人制,我们为啥就弄不成?
为了搞这个合伙人制,我们排除种种压力,千幸万苦弄出来,结果员工为什么就是不理解、没感觉、不来劲儿。到底在哪儿出了岔子?
陆兴武指出,大多数企业问题集中于两点:首先是股份比例太小,其次是兑现周期太长。这两个问题看似不可解决,但实际上有很多方法可以转换。
那么,这些问题陆兴武老师当初是怎么解决的?他是怎样做出来让销售团队嗷嗷叫的制度的呢?合伙人制推行到现在,他又做了哪些方面的改进和升级?
想知道他的方法——11月17日,河南郑州,陆兴武公开课上,他会有详细讲解。
▼陆兴武提示
有些经营管理的问题,需要老板独自思考,独立解决。你与员工之间,直接利益相关,有时候是你多我少的关系,而你又是老板,位置很强势,所以,你咨询员工往往得不到真实答案。
因此,老板在制度设计之初,需要用常理去体察员工心理,推敲其中的细微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