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行至美沈洪:做产品要从车主需求出发
最近跟汽车电子行业同仁们交流,普遍的说法都是市场越来越难做了。作为以导航为主体诉求的车载电子产品,无论是车机,还是后视镜,产品利润空间越来越低,似乎显现出走向衰落的趋势,而HUD产品,貌似还没有真正找准自己的定位。
而与此同时,以前并不知名的智行至美,却凭借着他们推出的车里子产品逆市上扬,不仅拿下了来自中国移动20万台的订单,还传出与车厂接洽的消息,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我们就一起走进智行至美,跟车里子产品的设计者,智行至美CEO沈洪先生一起聊聊车里子的这些事.
智行至美CEO沈洪
智行至美公司地处深圳前海自贸区,我们的采访就是在智行至美的办公室进行的。沈洪有着超过十年的后市场产品主导经验,对后市场产品有着深刻的理解。如今作为企业CEO、车里子产品设计者,沈总跟我们透露了他对于当前后市场的产品发展趋势的研判。
在红海中寻找新路径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升级。以手机为例,智能手机刚刚兴起的时候,各种山寨厂商纷纷涌现,再看近两年,只有为数不多的智能手机品牌能够在产品体验上持续下功夫,能够持续吸引消费者。这说明,中国消费者已经成长成熟了,有了自己的消费品味,对手机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起码不是那些山寨手机能满足的了。车载电子产品也是如此,不注重用户体验的产品注定要被消费者淘汰。
车里子C1智能轻车机
中国目前车载电子产品的发展方向有两个,第一是前装,第二是后装。走前装方向的产品具有天然的优势,那就是跟汽车的适配度高,风格调性与原车协调一致,这就是俗话说的“好看”。而前装产品可能存在的劣势就是,基本是按照车厂的需求设计的,但是车厂的需求未必能够带给车主很好的体验,比如一些豪华车品牌的导航,操作起来说反人类有点过,但是确实违反中国人的操作习惯,这就是俗话说的“不好用”。
沈洪表示,“后装市场其实是大有可为的,现在的汽车后市场环境之所以越来越低靡,是因为很多厂商迫于竞争压力只顾眼前利益,追求短平快,产品只是更多功能的堆砌,制造销售的噱头,山寨产品层出不穷,而忽略了最重要的环节,用户需求分析和用户体验,导致了车主用户对后装产品的失望”。
车里子C1智能轻车机
所以,好看又好用是智行至美产品的设计初衷。
沈洪表示,公司成立之初,智能后视镜正火,但是他们在深度分析用户需求后,没有跟风去做后视镜,而是抵住了当时的诱惑,去做了一个全新类型的产品,也就是在2016年10月份推出的第一款产品车里子C1智能轻车机。如今后视镜厂商面临的压力,也印证了当初坚持的正确,那么车里子对用户需求是怎么把握的呢?
安全至上 把握用户的痛点
沈洪说,对于一些注重品质的车主来说一个最大的痛点,就是加装车载电子产品的时候要拆原车。如果要加装智能后视镜,就要拆除原车的后视镜,而现在很多原车后视镜有很好的防眩效果,有的还有自动感应雨刮功能,智能后视镜装上去之后,这些就都没有了。如果要装中控车载导航,需要动到很多结构件和电路。结构件拆装过程是不是会损坏?装完之后是否跟原来一样严丝合缝,会不会有异响?线路处理会不会有安全隐患?这是很多车主担心的事情。再者,刚提的新车,车主自己还没摸过,因为加装车载电子设备就要忍受拆车拆线的局面,很多消费者是无奈的,因为没有其他选择。所以不拆原车无损轻安装的车载电子产品,给车主提供了一个可选项,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第二个痛点是因为视线不在路面导致行车安全隐患。行车过程中,平视无疑是最安全的,因为这样可以保证眼睛始终可以注意到前方路况。假如车速为60公里/小时,视线离开前方路面1秒,就相当于盲驾17米。假设通过后视镜导航的话,驾驶人要仰头眼睛斜向上看屏幕,通过中控导航的话,驾驶人要低头斜向下看。驾驶人看清楚导航信息,所需时间又何止1秒。目前有些新款的车型都在中控台上悬浮出一块屏幕,因为屏幕处在驾驶人的平视视角内,这样就可以保障驾驶人即便去看屏幕也可以做到眼不离路。车里子智能轻车机就被设计成固定在中控台的位置,而中控台安装也是后装市场智能轻车机这一新品类的重要特征。
车里子C1是一款免拆原车的平视安全产品
另外,开车过程中不必要的操作也同样会带来安全隐患。比如开车过程中用手机接打电话,或者用手去屏幕上做点触操作的时候,遇到突发情况,因为我们的一只手不再方向盘上,很可能就错过了做出应变的最重要的那1-2秒时间。沈洪说,他们提出了一个说法,叫“解放双手”,不是说双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要保证驾驶人双手不会被非必要的驾驶操作占用,始终保持在方向盘上,而驾驶人也始终保持在驾驶状态。多功能方向盘的出现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车里子产品的飞梭方控也是如此。
车里子C1飞梭方控
沈洪解释说,其实触屏、声控和飞梭方控三种操控方式对应着不同的使用场景。当用户停车或怠速的状态下,双手自有了,可以采用触屏这种操作,可以完成所有想要做的事情。当用户的需求是需要在大量的数据中去筛选的时候,无疑语音控制是最高效的。比如,开车的时候要说出“打电话给张三”这样的指令,系统就要调出你的电话本,根据姓名识别出张三,再关联对应的电话号码再做呼叫拨出的动作,这个过程,语音指令比用手操作都要快。而在行驶过程中,双手在方向盘上,当用户有精准需求,通过方控的物理按键是最快的操作,并且可以给到用户及时的反馈。比如,开车的时候有电话打进来,直接在方控上按接听按键,就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做出的最精准的操作。
从需求中诞生的创新 从严苛中磨炼的品质
当聊到产品的工艺和品质方面时候,沈洪的那种发自内心的自信溢于言表,是什么给到他的信心呢?
与原车融为一体的车里子C1
智行至美拥有非常顶尖的工业设计团队,整个团队耗时半年完成了车里子C1的工业设计,同时对于产品的工艺和品质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比如采用舜宇高清镜头,全镀金PCB板,军工级散热铝片等等。比如为了解决强光环境下屏幕反光的问题,在反复尝试了很多种方法后才确定了最终方案,就是目前车里子产品采用的屏幕内凹5度的设计,保证了屏幕在强光下依旧有清晰的显示效果。
沈洪坚信,不断打造出好的产品,才是一个企业能够长远的资本,这些绝对是那些想赚快钱,没有长远眼光的厂商做不到的。
极简的功能选择 “只做驾驶场景下的功能”
谈到产品的功能,沈洪提到要聚焦驾驶出行场景,给众多眼花缭乱的功能做减法。他说“车里子产品只做驾驶场景下的功能,并且去做到极致,对于一些不是驾驶场景下的功能是不会去做的”。
简洁的画面,极简的功能选择
比如说视频播放,这对驾驶者来说并没有用处,用户开车的时候绝对不会看视频,除非不怕出危险。不开车的场景下,要看视频看电视,用户肯定是选择使用手机的,毕竟用手机观视频比车载设备方便太多了。所以车里子需要做的是在驾驶中不方便用手机的时候的功能。
着眼未来 谋篇布局
采访中沈洪还透露,第二代车里子的产品C2已经在研发中,新品也许会让我们更加刮目相看,他希望C2能够达到IPHONE3 到IPHONE5 的这种级别的体验。那究竟会是怎么样的变化呢?
沈洪表示,目前一代车里子产品,是希望把平视安全这种理念带给所有消费者,并且抢占汽车中控台这个被大家忽略的“处女地”。在他看来这款集合联网、行车记录仪、导航为一体的新品类,未来还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比如说,利用产品的摄像头采集到的车辆前方数据,通过软件算法,系统分析,识别出对导航有直接影响的要素,再反馈给到用户做更精准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导航指引。
这实际上属于高度精准导航的范畴,需要涉及到几乎整条产业链的支撑。对此沈洪表示,之所以敢做出这样的产品设想,原因在于智行至美处在一个非常优越的行业生态位置。智行至美的合作伙伴囊括了导航引擎、图像识别、软件算法到地图数据等领域的知名企业,而且他们之间不是简单的供需关系,而是深度渗透和相互融合。智行至美能够获得的资源支持,是其他任何后装厂商所不能比拟的。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听到最多的关键词是需求、安全、场景、作为一个产品设计者,沈洪确实有着近乎严苛的态度,从用户的需求出发,以软硬数服一体化的思维在定义产品,我想这么一家初创企业能拿下中国移动的20万台的订单也不足为奇了。据沈洪透露,目前已经有更多行业客户和车厂客户在跟智行至美接洽,对他们的产品和方案表现出极大兴趣。
作为消费者,我们也乐见这样不盲从有追求的企业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