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下沉走向理性 宜人帮共享经济模式解决普惠难题

很多25到35岁的青年,接受完大学教育或在大城市打拼几年后,选择返乡到二三四线城市发展。经过自己努力和家庭的帮助在老家有一份得体的工作,赚的虽然不如一线城市的白领多,但小轿车开着、小二楼住着,又不用还房贷的他们,生活质量可能比大城市的同学们更高。

三四线城市消费需求上升 或成金融工具必争之地

根据comScore发布的数据来看,中国大陆25-34岁主力消费人群占据总人口比例高达32.1%,超过世界和亚太地区平均水平。 以80、90后年轻人为主导的消费人群结构也已形成。由于教育背景和成长经历并不一样,新的人口结构形成了与以往大不相同的消费习惯。

尼尔森发布的中国第二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报告显示,三线、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的消费者对个人经济状况普遍比较乐观,而这种乐观的心态源于平均收入水平和预期收入水准的提升。而良好的创富能力带来的不止是消费需求,同样也带来了更高的金融工具需求。

抢占三四线互金市场  “相爱”没有那么容易

随着政策的逐步放宽,互联网金融下沉三四线城市的预测已逐步成为现实,但从应用角度来讲,三、四线城市普遍缺乏互联网技术能力,加之开发APP的成本又比较高,导致了本地平台规模及用户规模的受限,整个市场格局都比较小。然而现有的格局难以负担高速增长的消费及融贷需求,所以在藏有巨大潜力的三四线城市,宜信、陆金所、人人贷等一线城市大型P2P平台仍是抢占互金市场的主力军。

虽满怀热情,但向三四线城市进军的大型互联网金融平台却面临着两个问题。首先,相比用户认知度较高的大城市,中小城市的广大投资者对互联网金融平台并不熟悉。其次,从平台运营的角度看,互金企业更乐于向风险小、收益高的企业借贷,而这类企业在大平台起家的一线城市数之不尽,三四线小城市却不多见。加之民间借贷资金的大量流出,严重冲击了大平台在地方融贷的发展。

从市场角度来看,有刚性需求的借款人比投资人更容易接受互联网金融,郑州的一家小贷公司老板陈强(化名)解释说“我们一般认为,通过线上贷款的人,都是没有稳定收入的人。其实并不是这样——很多有稳定收入的人,因为有另外的生意或其他原因,是很需要用钱的,但因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不知道通过哪种途径找贷款。有些人即便资质很好,找银行或信用社也未必能借到款。这种情况下,审核简单,放款更快的P2P往往会成为借款人的最终选择。”

宜信宜人帮,“人脉流量变现”完成与借款人的双赢

在解决个人借款问题方面,或许可以参考宜信宜人贷推出的 “宜人帮”。三四线城市人脉资源更容易集中,以陈强为例,他在做着自己生意的同时代理了宜人贷产品,“生意伙伴每月数十万的资金需求从我推荐的宜人帮中得到解决,我自己一年下来也能从中获得十几万元的收入,我感觉非常理想。” 这种收益本身来自陈强丰富的人脉资源,基于对人脉关系的信任,用户更容易建立对借贷产品的信任。

“我的圈子里, 80%的人有资金需求,但基本不懂金融知识,正因他们相信我,才愿意通过我推荐的渠道去借钱。不仅如此,还会给我介绍其他的客户,有些已经给我介绍十多个了。”宜人帮自身也打出了“人脉流量变现”的卖点,通过对人脉资源的共享,实现推广人获得返利收益、借款人成功解决借款难题的双赢局面。

以深挖用户需求,真正解决借款人困难为基础的创新模式为一线互联网金融平台指引了更为成熟理性的下沉道路,但能迅速打开三四线城市借款市场,宜信一直以来的平台实力和自身长期的口碑建设所带来的信用价值也不可忽视。宜人帮的模式是否可以复制仍待考量,毕竟对三四线城市而言,更加透明的产品,更加合规的企业自理和内控,更加健康成熟的市场才是符合供给需求的金融服务发展方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