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起点全球早教|国内外高考和学校如何选?择校关键大揭密!
本文是赢在起点能力早教研究院“升学择校”系列的第二期文章。围绕着国际学校和传统学校如何取舍?洋高考和国际课程是怎么回事儿?来为广大家长深刻剖析教育起点的把握和终点的选择,全面解密各阶段升学择校的关键。【赢在起点全球早教】
洋高考or 国内高考 ?【赢在起点全球早教】
随着国门的日益开放与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在国内读大学还是国外读大学,已然成为家长的自由选择。《人民日报》的记者在调查了京沪多所优质高中后发现,近年来有出国意愿的学生越来越多,且学生质量也越来越好。以往都是成绩居于中下游的学生才考虑出国,但近年开始,高三毕业生中居于年级前列的学生也有不少放弃国内高考,选择以SAT/ACT为代表的“洋高考”,从而在大学本科阶段就实现海外求学之梦。纵观近十几年的留学及就业趋势,随着海归人数的日益增多,申请者对学校的排名越来越看重,求学准备期也越来越长。
相较于十多年前大部分家长将海外求学作为孩子错失国内心仪高校的弥补,现如今备战国外高考申请国外名校已成为精英阶级、中产阶级培养子女的首选。
以留学美国为例,如果想申请排名前50的顶尖大学,那么除了托福成绩和SAT成绩,SAT2和AP成绩也断不可少。由于是和美国本土的高中生竞争入学名额,除了优异的学习成绩,社会实践经历、组织领导力、沟通表达力以及社会服务意识都是名校面试中非常看重的考核点。
赢在起点能力早教研究院提醒各位家长,如果有意让孩子将来留学海外,申请人数的逐年攀升带来的直接影响是申请门槛的逐年提升,竞争的日益激烈势必导致申请准备期的拉长。【赢在起点全球早教】
还是以赴美求学为例,建议有赴美留学打算的学生,除了让自己拥有亮眼的高中成绩外,在时间相对充裕的阶段还需要积极地参与各类竞赛及课外活动,全方位培养自己的能力,包括组织领导的能力、与各种人沟通的能力、在公众场合演讲的能力以及管理分配时间的能力等。当然,培养自身能力需与兴趣相结合,发展体育、音乐、绘画等多种范畴,至少有一技之长也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在参加美国名校面试时会有更出色的表现。要知道美国名校招生偏爱那些有趣、充满创造力和活力的学生,这些能够让学校"记住"的学生,通常会得到较高的印象分。【赢在起点全球早教】
“洋高考”较于“国内高考”,对申请者的外语水平、综合实力要求更高,家长一旦做出让孩子备战国外高考的决定,兼顾国内高考几乎是不可能的,无论是托福、雅思类的语言能力测试还是SAT/ACT、A-level、IB课程类的学习能力评估考试,都要早作打算。【赢在起点全球早教】
无论是作为英联邦大学敲门砖的A level课程,还是被认作进入世界各地名校通行证的IB文凭课程,抑或是锦上添花的美国大学先修课AP课程,每个国际课程都有自成一派的体系和评分标准,对考生的语言能力、综合素养要求非常高。进入高中阶段之后,选择怎样的课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报考怎样的学校,家长在为孩子选择留学预备课程时,需要根据学生将来打算留学国家大学的具体要求、学生自身的综合情况(如学习情况、性格、兴趣、未来打算等)、课程开设所在学校的情况(如师资、管理等)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最好不要偏颇。
国际学校 or 传统学校?
还记得《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热播之后黄多多、威廉这些洋气十足的娃卷起的国际学校热潮么?一口可媲美母语的流利英语、自信独立的个性展现,这些诱人的元素将众人的目光聚焦到牛娃们就读的学校-国际学校。国际学校好还是传统学校好?从幼升小到小生初,从中考选拔到高考选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心中的疑问每隔三年就反复一次。除却对入学国籍有严格要求的正统国际学校(如美国学校、英国学校),各种民办、私立的国际学校、双语学校如雨后春笋出现在教育市场,也刺激着家长的择校观。
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的学校表面上看是一个教育问题,然而事实上却是家长的价值观问题。一个成熟的人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并且会通过正确的努力方式接近自己的目标。同样的,一个成熟的家长要知道自己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然后去寻找合适的教育理念和手段一步步达成这个目标。
今天听说公立学校的孩子分数高就心生羡慕,明天看孩子学得很辛苦又想去读轻松自由的国际学校,且不说孩子在这过程中需要花费很大的心力去适应,更重要的是孩子也在这个摇摆的过程中被家长搞糊涂了,一个在外力影响里被迫不断改变自己的孩子,就像一块别人手中的橡皮泥,在被不断揉捏的过程中早已不复原来的真面目,我们又如何指望他能成为一个自信勇敢大写的人呢?每个学校真的有很多特质不同的地方,你想要的是什么,孩子的特点是什么,家长又是什么样的特点,这些都决定了不能以别人眼中的好坏来一概而论。
传统学校的升学路径大家比较熟悉,在此赢在起点能力早教研究院给属意西式教育的家长提个醒,透过现象看本质,择校需要斟酌以下几点:
(1)竞争日益激烈,切忌盲目跟风
在为孩子选择国际学校的时候,家长首先要评估家庭的经济实力、对孩子的期望值、未来是否有移民计划等多种因素。随着很多民办国际学校知名度的提升,有些学校比公立名校都难进,尤其是一些接受中国国籍孩子的学校,火爆到小学一年级就到了70多人竞争几个名额的程度;不只要考孩子,还要面试家长,其要求包括:家长的教育理念,家长是否愿意融入学校社区,家长的英语怎么样等等。元旦过后,上海部分名校的高中国际课程班开始自主招生和报名咨询,往年报名比例接近5:1,今年这一比例已接近10:1。报名人数、考试难度的提升只是表象,背后优秀生源的涌入才是本质。某知名双语学校校长表示,往年许多考生是因为中考选拔中没有优势才选择国际班,而近两年情况大为不同。许多考生本身就具备进入重点中学的实力,却主动放弃,转投国际班。还是这句话,现在的国际学校或低龄海外留学已不再是十几年前的差生出国留学的途径,而是真正的精英家庭培养孩子的地方:不只是经济实力的比拼,更是孩子甚至全家综合能力的考查。
(2)转型早晚需权衡,核心学科无论何时都是关键
很多家长在比较了国际学校和传统学校的特色和利弊后,可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什么阶段是转型的关键期?在分析了招生现状和留学趋势后,赢在起点早教研究院建议各位想另辟蹊径的家长:转型早晚需权衡,中考后基本定型。为什么这么说呢?属意“洋高考”的家长首先要明白一点,国际课程对孩子的英语能力要求极高,开始得越晚,语言压力越大。据一位最终为孩子选择国际学校的家长透露,“英语的难点再于词汇量的积累,美国小学的孩子每年增加2000词~3000词的词汇量,到小学毕业,已经有8000词。如果从初中才上国际学校,就要追赶这8000词,如果从高中才考虑国际学校,就有点太晚了,语言方面会非常吃力。”
其次,越来越多的家长认为最终是要送孩子去国外读本科的,国外本科对英文的要求非常高,过去内地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出国读研究生,研究生阶段的课程专业性强,对英文要求还不是特别高。可是本科是综合类的教育,涉及范围高,对英文要求其实更高。那么为了适应国外大学,最晚初中应该让孩子接受全英文环境。
那么,有的家长可能会问,择校是不是只要加强外语学习就够了呢?非也。国际学校胜在视野开阔、氛围宽松,对孩子的兴趣培养广泛,但与此相对,基础学科教育的扎实度不如传统学校,而国际课程对学生数理知识掌握程度的要求并不低。刚参加完上海某知名学校国际班自主招生的考生表示,本来以为特地请了外教突击英语就行了,没想到却在拿手的数学学科上翻了船,难度大大高于预期。而另一位某著名外国语学校的考生在考试失利后表示英语考试的单词量非常大,即便是初中就读于外国语学校成绩优异的她,也感受到了压力。
英语能力和基础学科如何平衡?何时才是转型的deadline?每个孩子的学科优势、学习潜力不同,对于纠结于何时才是转型deadline的家长,建议衡量孩子的学习能力、尊重孩子的求学个意愿后早作规划。需要明确的是,核心学科的掌握(语言、数理)无论在何种教育体制下都是需要重视的,基础越扎实、能力越全面,在今后的各种选拔中越能选择自如。
(3)要明确国际学校不是孩子的庇护所
有些时候孩子眼前的学习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家长可能会说实在不行让他去国际学校算了,其实这是家长的“天然逃避”:公立学校孩子不适应,或者孩子学习成绩上不去。如果你的孩子在公立学校学习成绩不是特别好,到国际学校也不会特别好,这是肯定的。且不说各类国际学校、民办学校办学水平、师资储备层次不齐,有一些家长对国际课程完全不了解,认为自己的孩子在公立学校不太行,是不是换一个体制就好些。首先,体制解决不了学习能力的问题,这个体制下不行,换个体制仍然不行。更何况国际课程还有语言的问题。语言能力会直接影响学科成绩。关于这一点,很多家长和孩子都是估计不足的。其次,传统学校虽然给予孩子的个性空间不如国际学校,但“保姆式”的教管方式却是从应试体制内成长起来的家长熟悉的。反观国际学校,老师的“包办性”不如传统学校,这时候孩子的学习动机(自觉性)、学习能力就至关重要了。
再次,选择何种国际课程不仅对孩子是一种考验,对家长也是,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国际学校面试也要看家长。因为很多时候家长的不理解、不了解会直接带来更多麻烦。建议家长们在择校之前,尤其是抉择不同体制课程之前,一定要多了解、多借鉴。一旦选择了国际路线,孩子的年龄越大,回归体制内教育的难度越大。套用论坛上一位妈妈的切身感悟:“如果参加高考,一本考不上可以考二本,二本考不上去三本,再不行就是大专、中专。可是我们选择了一条非主流的路,孩子不可能再回去。
国际课程有着比较高的淘汰率,比如IB课程,它是国外那些学有余力的孩子去考的,对母语是英语的孩子来说都比较难,何况是对中国孩子呢?孩子要想取得国际课程好成绩,仅凭国际班的两年学习很艰难,最后成了“洋应试”,用典型的应试方法去学习国际课程。走非主流道路,家长需要付出的金钱、精力和心理压力,这条道路的艰辛,实际上超过了很多家长最初的预料。”另一位为孩子选择了私立双语小学的妈妈感慨道:“在中文非第一教学语言的学校,孩子的英语水平虽进步飞速,母语水平却明显弱于同龄儿童。如果转回传统教育路线,语文首先就跟不上了。”
(4)升学择校后面临的是择业就业的竞争
根据美国《侨报》2014年度的统计数据,美国南加州大学该年有15,754名学生毕业,其中有不少是中国留学生们。毕业容易留下来难,中国留学生们表示,工作难找,工作签证更难拿,一半留学生计划回国。作为全美国际学生最多的大学,截至2014年4月,南加大在校的国际学生及访问学者人数破万,达到10,635人,所有的国际学生中,来自中国的人数最多,约有3,700余人。16日南加大举行毕业典礼,很多中国留学生也拿到了毕业证书,虽然拿到毕业证书让人兴奋,但谈到就业就没有那么乐观了。择校升学之后孩子最终面临的是择业就业,而现实是,即便是另辟蹊径完成了西式教育,如果没有全家移民的打算,孩子最终面临的可能还是国内的市场竞争:倘若母语水平及文化认同弱于同龄人,就业之路又如何一帆风顺?
无论是恪守传统的升学路径还是另辟蹊径尝试西式教育体系,家长要明确能力的培养始终是一脉相承的:无论是学习习惯和兴趣的培养,还是学习能力的激发,以及更重要的人格塑造,都需要从教育的起点出发,从早期入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求学之路始于起点。”把握儿童早期能力培养的黄金期,赢在起点更笑在终点!
特别供稿:赢在起点能力早教研究院
(本文为赢在起点能力早教研究院专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