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T“蜜蜂计划”清华大学站聂凡淇演讲实录

9月20晚,由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和FDT金融创新工场联合主办的“蜜蜂计划”AI EduTech论坛在清华大学伟伦楼一层报告厅隆重举行,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朱英姿教授、天津大学张永杰教授、对外经贸大学博士生导师兼量化投资专硕项目主任的潘慧峰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金融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红刚老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融系主任赵尚梅老师等和FDT集团创始人及CEO聂凡淇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高校产学研一体化深度合作与智能金融教育应用等话题。

976395091

(图为FDT集团创始人及CEO,聂凡淇先生)

以下是聂凡淇先生在论坛上的分享。

聂凡淇:谢谢各位教授各位同学的到来,尤其是两位不远千里从安徽赶过来的中科大的老师,大家对金融教育的执着可见一斑。今天借清华大学的宝地,在这里向大家发布“蜜蜂计划”, “蜜蜂计划”其实是FDT金融创新工场公益教育的升级版,之前我们一直都在打造一个模拟的教学系统,让学生去感受金融市场。但是怎么能培养出优秀的金融人才?仅有模拟是不够的,必须要有真枪实弹的练习,所以我们的AI团队花了一年多时间的准备了一套系统,并且给到学生做实盘,也给老师做科研,我们开始在支持这方面的研究和教学,推动金融教育的产学研。

目前中国还是以“散户”为主的市场,散户的比例高达80%甚至更多,这个结构是非常不稳定的,一有风吹草动,市场就倒了,可能会出现2015年那样狂升到暴跌的市场情绪化结果。那美国相对稳定的市场是怎么形成的?从1929年到2000年到今天,美国整整花了70年,这个过程也是很漫长的。巴菲特说美国是一个稳定的市场,中国的市场散户太多,巴菲特认为市场终究会教育这些投资人,但我们觉得用市场来教育投资者的代价太大,我不希望2014年-2015年那样的非理性市场中大量投资者倾家荡产的事件再发生。所以我们希望中国去散户的过程不再需要70年,相信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通过金融科技、金融教育让这个过程大大缩短。所以“蜜蜂计划”首要的任务就是培养人,为什么那么多散户不愿意将他自己的资产托付给机构去做投资呢?因为,中国市场上可信赖的基金经理或机构里的操盘手太少,既然没有那么多可以信赖的人,所以散户就想,还不如他们自己来做投资。“蜜蜂计划”就是这样一个培养金融人才的计划,目前中国高校里的金融教育在培养人才的时候,跟实际是脱离的,所以“蜜蜂计划”做的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我举个例子,美国的文艺复兴科技公司(Renaissance Technologies)的创始人詹姆斯·西蒙斯,他既是教授,也是个科学家,平时的工作做自己的基金,现在更多的是在做公益教育,他希望他们团队的人能帮助更多的年轻人成长。文艺复兴科技公司里超过半数都是教授、科学家、数学家、博士,这个公司在福布斯排行里进入了前50,促进产学研形成了良好的互动。

在我们中国的教学系统里面,会碰到很多问题,比如说基础设施非常薄弱。不仅仅是教学系统里面,我作为一个基金经理人来讲,我都会碰到很多金融基础设施的问题。比如2015年可能专线断掉,我们的量化设施就没法继续工作了。所以我觉得金融基础设施是培养金融人才非常重要的基础。我们通过几年努力,搭建自己的基础设施,为自己的基金服务的同时又把这部分基础设施分享出来支持校园的公益教育。

此外,达里奥(世界最大的对冲基金公司桥水基金的创始人)是我们的合作伙伴,他和比尔·盖茨等一起援助的深圳国际学院,也是希望通过公益教育的方式来培养更多人才。

过去几年FDT金融创新工场建设了很多线下公益的金融创新工场。今年“蜜蜂计划”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我们首先把基础设施分享给高校的金融教育,全国有800个金融系,这个工程很庞大,毕竟金融设施的建设是非常耗费精力的,我们回头看看文艺复兴科技公司的投入情况,他们每年投入在金融系统上面的费用是在10亿美金以上,这个投入如果放在中国是非常大的,但不能因为投入大就放弃了,因为没有这些基础设施的支持的话,教育还是纸上谈兵的应试教育老路,无法培养有用人才。

为什么我们取名“蜜蜂计划”?我们是希望培养的学生能像“蜜蜂”采蜜一样从投资交易中获得收益。

在“蜜蜂计划”里,我们希望和教授、专家、科学家们一起,把我们的系统和我们的理念贯彻到金融教学中去。除了金融设施建设,我们还要打通实盘账户,并提供300万美金的实盘基金。教授是整个“蜜蜂计划”的核心,每个教授不仅可以获得10万美元的实盘基金,他们还会获得所有硬件、软件的支持,还有学术、研究的支持,我们也会帮助教授一起来来培养和管理学生,另外,教授也可以获得公益基金的部分。同时我们也会加强学校之间合作,比如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牛津大学等,以及我们在业界的资源都可以整合进来。

“蜜蜂计划”的合作模式,我们的计划是邀约全国30所高校,这其中也包括香港的几所大学如香港科大等,总计300万美金的支持,每个教授可以分得10万美金,教授可以将这个资金自由分配到10个学生,每个学生是1万美金,这个只是学生的基金,研究资金。

当然,对于特别优秀的教授和学生,我们还可以追加,不只是股票的投资,也可以做量化策略的投资。就像朱教授,我们差不多给到50万美金支持她在这个方向的研究。我们智能教育分为硬件和软件的支持,还有行情包括实时的全球市场的行情,包括历史的数据,我们都会结合出来给到老师。同时,我们为教授专门开发了一套管理平台,方便教授去看所有的学生的表现。

我们有一个评分系统叫FDTSCORE,这是我们AI团队开发出来的一套金融人才评估模型,还在不断地完善,大家也可以提出好的意见,怎么来完善系统。我们的APP的系统(FDT操盘手),全球市场不仅仅是模拟的系统,只要老师帮你切换,这个系统可以用于实盘操作了,完全无缝对接,切换无感。

“蜜蜂计划”第一期的资金是在300万的美金,每个老师会有10万美金的权限,他可以任意分配给他的学生,一般一个学生是在1万美金左右,只要这个学生没有到风控线就不会被限制,就可以一直使用这个账户。这是第一年的情况,第一年之后,我们会从里面找到优秀的学生可以根据他的表现和教授的意见来追加资金。

我们系统上的投资交易通道是一个全球市场的通道,不只是中国市场,还有美股、港股。这对于学生有什么好处呢?全球市场本就不是各自孤立的,就像前一两年的时候,中国市场很不好,但是香港市场、美国市场是天天创新高,金融最重要的一个事情就是说你要发现水在哪里?有没有鱼?如果没有鱼的市场,你再怎么努力,可能都是得不到什么好的回报。当你发现有鱼的市场的时候,你稍加努力就可以得到非常好的回报,所以我们跟国内的系统是不一样,我们把全球的股票市场放在一个账户里面,这个资金是可以随意跨越市场转换的。

盈利部分跟基金管理是一样的,教授就像管理母基金一样,类似于FOF基金管理模式,其实最重要的就是管理很多小基金经理,分配资金给这些小的基金经理。

今年在11月底的时候,我们会在香港召开一个“蜜蜂计划”的宣传活动,那个时候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都会参与进来,我们会邀请国内的教授、老师一起过去,做一个互动和交流。

“蜜蜂计划”里,我们也会加强一些国际的合作,就像我刚才说的,过几天我会去拜访文艺复兴科技公司的创始人詹姆斯·西蒙斯,他看到我们“蜜蜂计划”的构想之后,非常愿意跟我们做交流,他们早就是功成名就之人,都愿意回到学校去带年轻的学生,所以我们也希望跟他们探讨,把他们一些好的经验能够分享到中国来,帮助我们去培养我们的基金经理人才。

在“蜜蜂计划”落地服务的时候,我们会有一个专门的运营团队去对接,把导师团队建立起来,一起商讨怎么把这个计划发展好,包括项目的培训和指导以及人才的推荐。

那“蜜蜂计划”的目的是什么?学生真正能从这个“蜜蜂计划”得到什么呢?学生从中得到的实际上是一个经历,经历是最宝贵的财富。一个经历了2014年、2015年市场的大波动的人和一个没经历过的人的视野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希望“蜜蜂计划”让学生能有机会提前3—4年的时间去接触市场、感受市场,并发现这些市场里面的可寻获的规律,我们不限制任何人的策略,不限制任何的交易方法,你可以主观投资、你也可以量化投资,甚至可以直接用API接入都没有问题。

每个月花一次,像哥伦比亚大学的周教授,他是每个月花一次,他根本不需要API,直接在APP上下载就可以了,如果是频率比较高的,可能会通过API接入。这纯粹地就是让学生们提前去发掘自己策略和想法,模拟交易与真实市场的表现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蜜蜂计划”的目的就是能让金融学子能够有这样的经历,这种经历就是市场的经历,错过了就永远的错过了。

这个“经历”为什么如此重要,我只要讲我几个经历,大家就都明白了。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我经历过, 2004年、2005年的金融危机,我经历,2007年、2008年的债务危机,我也经历过,而且我还活下来了,大家可能会觉得我是一个很厉害的人,那是因为这种经历会使我在下一次机会来临的时候,让我能够非常准确的把握机会。“蜜蜂计划”分到每个学生的账户资金为什么是1万美金?实际上是来源于我自己的经验,当我还是学生的时候,刚到美国,之前没有任何的金融实际操盘的经验,到美国之后受互联网泡沫的影响太大,自己就冲了进去,那个时候我是拿学费来操作,没人给我钱,我只能自己拿自己的学费冲进去。我第一次买的股票是新浪,没几天赚了三倍,我是采取价值操作,我觉得会涨更多,会一直持续,没过多久,互联网泡沫破灭,从50多块直接跌到发行价,所以我相当于是把所有的利润都投进去了,最后我还亏了一点。我不得不清仓,我如果不再清仓的话,我连学费都没有了,这个经历让我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这个经历是我刻骨铭心的,在市场下跌的时候,保护自己的意识是能让你活下来,在经历了这个之后,我就一直在市场上吃苦,学生的时候一直在研究股票,读研究生的时候,几乎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市场上面。那三年的时间我一分钱没有赚,我付出了80%的时间在市场上,20%的时间在学习上,但是我一毕业的时候就可以找到一份非常好的工作,我在读书的时候市场非常不好,市场一直在下跌。但是我工作的时候,刚好是市场在复苏的时候,所以我工作了三年,就实现了财富自由,这就是一个周期。

所以我是希望所有金融学生也要有自己的一个完整的周期,你在学校里,我们“蜜蜂计划”不期待你给投资人赚多少钱,不期待我们的300万美金能盈利多少,我们是做好了亏本的准备。当然赚钱是不现实的,没有五六年的经验,让学生去市场跟人家老司机拼赚钱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所以我觉得“蜜蜂计划”的意义,不是赚钱,而是希望“蜜蜂计划”能复制我聂凡淇的故事,复制出在市场上持续盈利的能力。

(聂凡淇与清华经管学院朱英姿教授、天津大学张永杰教授、对外经贸大学潘慧峰教授等嘉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