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医疗新技术更有温度
——中国消化内科医师的第一本蓝激光成像技术诊断图谱发布
在今年刚刚落幕的中国消化内镜学术大会上,广受专家学者关注的不仅有一场场精彩丰富的专题讲座,以及与业内专家切磋交流的机会,还有一个被反复提及的就是“蓝激光成像技术诊断图谱”。
这本在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大力支持下,由中国消化内科医师自己编撰的蓝激光成像技术诊断图谱意义非凡,用图谱主编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主任委员张澍田教授的话说,“它首次应用了蓝激光这项新技术,集合了101个病例、1000多张图片,由国内多位知名专家以及年轻医师的共同努力编撰而成,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消化内科医师的第一本蓝激光成像技术诊断图谱。”
『 “蓝激光成像技术就是我们的黑眼睛” 』
图谱所运用的蓝激光成像技术(Blue Laser Imaging,简称BLI),是由日本富士胶片开发的应用于内窥镜系统的新技术,这种可以称之为“黑科技”的技术引入中国不到三年的时间,就已经赢得了消化学科业内专家和医师的一片赞誉。有一位医师曾经在使用后引用了顾城的诗,给出了这样的风趣评价:“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蓝激光成像技术就是我们的黑眼睛”,让医师能更好地去发现隐藏的病灶。
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世界首创的以激光作为内镜光源的技术,同时将两种不同波长的激光,也就是短波激光及白光用激光进行了合理有效整合,为内镜医师提供了明亮、层次感强、结构强调的内镜图像。特别是对于那些早期很难被发现的非典型病灶,一旦在检查中未清晰地显露出来就有可能导致漏诊,而蓝激光成像技术在这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它可以让医师更好辨认这些潜在的“危险因素”。
若能够提高早癌的检出率,最大受益者就是患者。以胃癌为例,根据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的数据显示,大部分早期胃癌在内镜下即可获得根治性治疗,5年生存率超过90%,但是目前我国早期胃癌的诊治率低于10%,远远低于日本(70%)和韩国(50%)。
正是在临床中体会到这项新技术给消化道早癌诊查带来的巨大帮助,所以国内多家知名内镜中心的专家、教授联合起来编撰了这本关于BLI的内镜图谱,希望将这项新的医疗技术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提高国内消化道肿瘤的防治水平和内镜医师的临床诊疗能力,最终使患者获得更好的诊治。
『 “通过新技术提高中国医师的临床水平” 』
作为蓝激光成像技术的研发企业以及此次图谱编撰的设备支持方,富士胶片(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见证着此次项目从最初组建到最终图谱出炉的全部过程,当在图谱发布会中被问起参与的初衷时,富士胶片(中国)副总裁浅房勝也先生给出了这样的回答,“通过新技术的图谱书籍编撰项目,如果能够提高中国医师的临床水平,更早地发现患者的病变并进行治疗的话,是我们非常乐意见到的,也是富士胶片的企业责任所在。”
与其它企业不同的地方在于富士胶片(中国)不仅会邀请海外的同行专家来到国内进行培训、交流,更将国内的专业医师组织起来,支持他们通过临床研究使新技术得到更好发展和应用。根据富士胶片(中国)内窥镜系统部陈薇娜事业部长提供的信息,在这项新技术引入中国的三年多时间内,“富士胶片的先进内窥镜技术在国内的消化道早癌诊断方面已经协助支持了6项全国多中心、14项单中心的临床项目,其中9项研究项目均已顺利结题,发表中英文文章共计10余篇。”
这些基于新技术的临床科学研究不仅仅在早癌诊疗方面,也会在消化道其它疾病的诊疗应用方面积蓄力量。
『 “新型高效的医疗技术及设备势必会推动中国医疗事业的迅速发展” 』
富士胶片(中国)医疗事业深耕中国多年,目前不仅有面向三级医院的内窥镜、数字乳腺X线诊断系统、SYNAPSE( PACS)医学影像信息解决方案等,还有数字X线诊断系统、体外诊断产品等针对基层县级医院、诊所。
过去中国地区主要担负着富士胶片医疗产品和服务的销售功能,但是从3年前开始,企业开始更深入地了解国内的医疗需求,推进了产品技术在国内的开发和生产。“我们的数码医疗最先作了这样的尝试,现在我们的超声产品也在进行。”浅房勝也先生在采访中提到,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虽然医疗资源相对缺乏,但中国医师的工作热情及敬业精神却时时刻刻鼓舞着我们,新型高效的医疗技术及设备势必会推动中国医疗事业的迅速发展。富士胶片希望把握这一机会,继续探索、创新在医疗领域不断开发新型产品,支持中国医疗工作,造福更多患者。”
目前在富士胶片的整体医疗中,中国医疗事业占比约10%,这个数字看上去虽然并不算高,但从趋势来看中国的比例正在不断提高,正以世界水平不能相提并论的市场增长率成长着。
“技术”或许是理性的,但如果让这些新技术适合于市场、符合使用者的需求、给社会带来帮助和提升,那它就是有温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