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纪从严,对动扶贫“奶酪”者零容忍

邻水县龙桥乡护林村骗取低保补助资金945元作为该村2组集体收入,该村原村主任刘昌华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高县可久镇原党委委员、副镇长李兆先履职不力、违规套取扶贫资金受到撤销党内职务、行政撤职处分……案例背后彰显的是执纪的力度。(四川日报 9月21日)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决不让一个困难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是党中央提出的目标要求和任务。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头号民生工程,既是希望的展现,更广大党员干部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2015年11月23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起,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不断加大扶贫力度,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然而这些举措却成了某些地方政府、个人圈钱的好机会,他们明目张胆霸占扶贫资金、欺上瞒下、想方设法套取扶贫资金、移花接木乱批乱发扶贫资金,雁过拔毛、能拿就取的掠取扶贫款项、将扶贫资金占为已有、挪作他用等贪污腐败行为,不仅使脱贫攻坚效果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了精准脱贫精准扶贫的进度,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了恶劣影响,不仅损害了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更损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令人气愤、令人发指。

扶贫资金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重要性可见一斑。往往在关键环节、在重要关口,扶贫资金“雪中送炭”的作用显现无余。加之,扶贫资金总量毕竟有限,需要资金支持的地方却是相当多,扶贫资金只能用在“刀刃”,只能用在最需要的贫困地区,一分一厘对贫困群众的帮助都有着重要意义。当党和政府竭尽全力保障脱贫攻坚时,当广大党员干部把时间和精神都发挥扶贫一线时,仍有个别党员干部眼睛“紧盯”扶贫资金,心怀不轨,伺机骗取、套取并私分入袋、占为己有,不仅暴露出个别党员其道德底线缺失,更反映出法纪意识淡薄、党性原则不强、政治觉悟低俗。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电视电话上强调:“严肃查处贪污挪用、截留私分,优亲厚友、虚报冒领,雁过拔毛、强占掠夺问题,对胆敢向扶贫资金财物“动奶酪”的严惩不贷。”不仅给那些仍然想动扶贫资金“奶酪”的贪腐份子下了一剂猛药,同时也给地方敲响了警钟,任何打扶贫资金“奶酪”的行为,必将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

扶贫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影响大,稍有处理不当就会在群众造成不良影响,所以不能有丝毫懈怠和马虎,更不能让脱贫攻坚成为个别不法份子发财致富的门道。要想好钢用在“刀刃”,真正起到扶贫资金“雪中送炭”的意义,保证扶贫资金真正安全,扎实有效落实到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身上,就要充分发挥党纪国法的威慑力、震慑力,坚持狠抓严管、从严执纪,对虎视扶贫资金,对“奶酪”动手动脚者,实施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从严从重从快,绝不留情、绝不放松。同时,要下大力建立和完善完整、严格的审批制度,让审批落到实处发挥作用,管住管好前置事项;要强化监督管理,全方位、无死角的做好扶贫资金的管理使用监管,确保使用公开透明;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作用,加大权力监管和约束,强化执纪从严,真正使扶贫资金用到实处、取得实效,让国家扶贫政策真正发挥最大效能,帮助贫困地区尽早脱贫,带领贫困群众奔康致富。

脱贫攻坚是场硬战,广大党员干部要化压力为动力,坚持战斗在扶贫一线,坚决做到廉洁奉公、压实责任、聚焦力量,把扶贫资金落实到最紧迫、最需要的地方和家庭,用行动为脱贫攻坚的冲刺加油助威,带领贫困群众早日实现脱贫奔康,做一名优秀的党员干部和人民公仆。(高原白)

关键词: 从严 奶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