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葱岁月中那一份不该承载的沉重

 

------- 读孟夏老师长篇小说《青痕》有感

好久没有静心坐下来读长篇了,一是平时工作忙时间有限,二是俗务缠身耐心有限。但这次不同,同事向我推介了孟夏老师的长篇小说《青痕》,真的是花了两天时间一口气把这部自传体作品读了个透。

作品从主人公杨雨的经历出发,以第一人称描写了杨雨一家从北京迁移边城的经历,写了他在牧区学校的学习生活,写了他插队蒙古草原的种种遭遇。书中,写了他对顾小菲懵懂的情感,写了他对郭小芬青涩的初恋,写了他到草原安家落户的激情豪迈,写了恢复高考后参加考试时的喜悦。其中有诸多的美好,诸多的憧憬,诸多的期待,当然也有诸多的伤痛,诸多的无奈,甚至诸多的绝望。但作为同龄人的我,却更为关注的是作品里杨雨父母那一代人在史无前例的“文革”中的遭遇,更关注作为新生代的杨雨们在那场空前浩劫中的经历、观察、感悟和思考。

杨雨出生在北京,却在边城长大。从二年级开始就赶上了“文革”,从此就承载了一份不该承载的人生之重。

有人说,幼年的遭遇极易对人一生的心理产生影响。我们知道,二年级才八九岁,正是一个孩子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年龄,但由于政治的原因,杨雨全家被拖入动荡社会的激流恶浪之中。父母被投入监狱,家庭正常的生活秩序被打乱,于是还是懵懂无知孩童的杨雨便有了那个年龄不该有的对政治的敏感,对家人的担忧和对前途的困惑。从作品中看出他较同龄人有更多的成熟、疑虑、狡黠和坚韧。从作品中可以看出,家庭的政治地位变故也给了杨雨一份巨大的心理压力。作为黑五类子女,杨雨在学校遭到了更多的政治歧视甚至人格欺凌。为了一份尊严,他不得不举起弱小的拳头,与歧视他、侮辱他甚至辱骂、丑化他父母的人进行抗争。其实,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清楚地知道,中小学里真正的坏孩子并不多。由于当时社会的混乱,正常的秩序没有了,严格的法纪没有了,潘多拉盒子一打开,人的兽性就被统统释放出来,孩子们也被裹挟其中,于是杨雨在学校所面对的显然会有一些欺软怕硬、胡作非为的痞子学生的非理性行为甚至暴力。政治歧视和人格欺凌使得杨雨失去了一个孩子应有的安全意识以及平和心理。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使得很多人面临灭顶之灾,莫说一个小小的百姓,就连国家领导人也不能幸免。有人就曾问过邓小平同志:您对“文革”怎么看?小平这样回答:不堪回首。简单的四个字包含了老人家对“文革”多少的不满,多少的愤怒,多少的控诉啊!孟夏老师的作品是从一个家庭、一个个体的角度,以文学的形式对“文革”这场运动作了全景式的写实性详细描写。从小说中我们看到,在那个残酷的年代,有很多人自杀自残,有很多家庭妻离子散,有很多朋友反目成仇,有很多同学怒怨今生。有的读者会说,这只是小说而已。但作为同龄人,作为一个读者,我知道当时的真实情形比孟夏老师在作品里所描述的还要严酷的多,惨烈的多。在那个人妖颠倒的年月,我亲眼所见我所在的村里有一个七岁的孩子只是在领袖名字后边胡乱写了一个“儿子”就被打成现行反革命从此永远地失了学。有一个半大小子从河里爬上来赤裸着身体拍了拍光溜溜的屁股向他老人家说了句“敬礼”就永远地失去了政治自由。还有一个闯关东的伙计因为吹过几句牛,“文革”中被当成证据挨了斗,心里一时想不开就在自家房梁上上了吊,死了的他眼睛瞪得老大,舌头伸得老长,吓得我们几个小伙伴好多天夜里不敢出门。还有一个大爷在国共日拉锯期间被村民选举当了保长,运动一来,有人揭发,一场批斗下来,他下了池塘,手持利刃,划开了自己的胸膛,鲜血染红了池水,五脏被他自己拽出,凌乱地漂浮在池塘浑浊的水中,弄得村民几个月食欲全无……

据孟夏老师讲,他这部作品是被出版社审核加工过了的。其中有有一些敏感词汇,一些不能讲的事实都被删掉了,但这个删减本,依然一斑可窥全豹,那不堪回首的岁月跃然纸上,清晰可见。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季羡林先生曾经写过《牛棚杂忆》一书,作为国学大师,他对“文革”有着无情的揭露,意在告诉后人要警惕“文革”卷土重来。巴金老人生前也多次倡导建立“文革”纪念馆,意在提醒后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华民族要世世代代汲取“文革”的教训。孟夏老师的作品却另有旨趣。他写幼年的无助,少年的愤争,青年的激情,青痕累累,印记深深。在对“文革”差不多集体失忆的时刻,他推出了这样一部反映那场人类浩劫的作品,这反映了一位知识分子的良心、骨气和勇气,伤痕累累,仍然不忘初心,这是一种对青春痕迹的复杂记忆,是一个对自己青春的历史交代,是沉重心理的一种有效释放,也是一份铁骨铮铮的历史责任担当。

读过作品,你会发现,孟夏老师语言幽默,文笔流畅。读过作品,你会发现,整部小说故事有趣,情节感人,结构严谨,主线分明。这无疑得益于孟老师作为语文教师扎实的语言功底和文学造诣。

我佩服孟夏老师的文学才情和历史勇气,但愿读者能够从中发现更多我所没有发现的东西。在此,也祝贺孟老师的作品在一波三折后最终能与世人见面,得以让你我他等读者有机会陪孟老师重新走进青葱岁月,聆听那段沉重的历史脚步。(陈自鹏)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