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军民融合研究院院长唐永建: 促进知识产权转化

九月的绵阳秋风送爽、金桂飘香。9月8日,绵阳科创园区创新中心迎来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宾客,以“知识产权金融助推军民融合大发展”为主题的2017军民融合知识产权金融高峰论坛在这里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商业联合会、四川省知识产权局、四川省金融工作局指导;由中国(绵阳)科技城管理委员会、绵阳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绵阳市人民政府金融办公室、汇桔集团共同主办;由绵阳市知识产权局、知商金融、汇桔网承办。四川省军民融合研究院院长唐永建在会上发表题为《破除体制机制壁垒,促进知识产权专利转移转化》的主旨演讲。

四川省军民融合研究院唐永建院长

主旨演讲原文: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非常高兴今天能够在这儿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在知识产权、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方面的命题。

刚才听了谢总的报告,我收获很大。军民融合研究院成立以来,准备做两个平台来支撑军民融合研究院今后的工作。第一个平台就是军民融合大数据平台。这个平台里面我们有五项内容,今天就不展开说。第二个平台就是要关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跟知识产权接轨的平台,我们叫技术研发平台。

所以,今天在这儿听了谢总的精彩报告,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们的平台今后怎么操作,实际上我们原来有一些思路,但今天听完了以后,豁然开朗。

知识产权跟科研成果还不是一回事,科研成果是一个知识分子和科技人员的一个劳动成果,但是它得不到法律的保障,它没有市场的流通,它不是一个商品,只有转化为知识产权过后,它才具备了法律效应、法律的保护,才能够转换为一种商品。这就是我们今后要做的工作,因为我是在国防单位工作了30多年的老兵,我深知我们国家国防口有非常多的科技成果没有转化,没有变成知识产权。想要变成知识产权,它必须要转化成专利,你不转化成专利,就受不到法律保护,所以过去我们国家评价体系基本上是以科研成果作为晋升的条件。所以,大学里的教授和科研单位的科技人员,只注重科研成果的申报,只注重文章的撰写,文章也是属于知识产权,也受到保护,唯独科研成果是不具备法律保护的性质。所以,今后军民融合研究院第二个平台就要把这件事情做透,把过去国防单位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专利、知识产权,然后走向市场。所以,今天我的收获非常大,因为我一直在思考这个事怎么做。

下面我就讲另外一个问题,我们军民融合研究院成立以来,我们一直在思考,所以,我们在想为什么把军民融合上升到战略,所谓战略,一定是一个国家在发展当中遇到了什么问题非要解决不可,它是影响国家发展的重要命题。所以,我的报告题目就是《破除体制机制壁垒,促进知识产权专利转移转化》。我的报告有三个问题,第一就是我国专利发展与知识产权发展现状,第二是国防专利转移转化中的体制机制问题,第三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破除体制机制壁垒以及具体的一些设想。

第一个问题,是我国专利发展和知识产权发展现状。这个是我在网上查出来的,2015年我们国家申请的专利已经达到110.2万件,这个数量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有效专利最大的一个国家,所以,现在我们国家是专利大国一点不假。

第二个,我们看看这张图是2017年国内外专利申请,这个是外国到中国来申请的,包括我们国家也可以上美国去申请,向欧洲申请。国外申请的专利数跟我们国内申请的专利数要少一个数量级以上。

这是美国专利申请量趋势的对比,中国已经上了两百万这个专利区间,美国基本上保持30到40万这样一个数量级,通过这些表,说明什么问题呢?美国的专利大家都看到,名企肯定在里面占绝大部分。但是,高校的专利是0,这就给我们带来一个思考,美国这个国家,国家实验室、国防研究机构、高等学校不会把知识的成果变成一种商品,而是直接从体制上就把它确定为职务性发明,这种发明你要到市场去,必须转到企业去,这就跟我们现在体制不一样。

2017年6月,我们统计了一个结果,中国大专院校申请的、科研机构申请的,企业申请的专利数。这些年来为什么地方专利申请上升这么快,就是有一个评价机制,要搞专利大省,要搞专利地区,这样以来,就变成了一个对你这个单位、对你这个研究院的业绩评价考核,而且直接对你这个领导人的评价考核机制,所以这样一来,我们都是泡沫,就这样搞起来了。

近年来,中国立足支撑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知识产权事业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明确提出要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其中特别强调要积极推动更多的专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产生效益,推动发展。实质上我们这些年来,我们的专利问题还是蛮多的,实际上,我们很多专利含金量不高。刚才谢总讲到,我们要建立一个专利市场,实际上就是把专利作为商品,这个商品就一定要有个评价机构,这个商品多少钱,最后要变成作品,你只有变成资本了之后,它才变成了可通行金融规范操作。现在,我们国家有很多东西,第一个是专利保护上有问题,第二个我们在专利发明上有很多东西是不会跟实际的东西挂钩的,都是为了拼职称,一个东西可以写两三个专利。我们有效的专利大概0.1%,我估计都够呛。这是我们非常严峻的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国防专利转移转化中的体制问题。国防知识产权基本上属于职务发明,包括我在九院工作,国家拿钱养你,你每一项工作都是围绕着国家任务做的,但是你把这个工作成果一变成专利之后,你说这是你的东西,所以我后面有一句话,就像我们过去说一个放牛娃给地主放牛,牛养大了,说那个牛是放牛娃的不是地主的。这就是体制上面非常好的概念,叫三权,确权、维权,还要用权。

你要明确专利究竟是你个人还是单位还是国家的,要不然就搞乱了。一搞乱,是乱掉整个发明体系,包括西南交大搞的专利说是卖了多少钱,个人多少。如果法律上去追,一定是违法的,你在学校当教授,工资全部是拿学校的,申请的课题全部是国家的,你做出来的东西就是自己的,怎么都不合理。我们为什么重成果呢?一个苹果手机大家都知道那是有上万项专利,但是我们国防单位里面研究一架飞机,我们说是研究激光器的,一个大型激光器在全世界排列第二的大型激光器,里面有几个专利就能报一个国家成果一等奖,那都是领导确定的。搞那么大的项目,里面的专利起码几十万项,但是没人管它,为啥?那个东西搞了过后也没啥用。另外专利实施难度大,市场价值不高,这就是刚才说的。

下面,我讲两个概念,一个体制机制的问题,所谓体制机制,体制跟生产关系紧密连一起,我们生产关系最主要是三个制度,一个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第二是人在社会当中的地位和关系,这个共生关系、附庸关系,第三个是产品分配。

按我们国家的体制,我们的宪法里面规定了,生产资料公有,主体是公有,但是分两种形式,一个国家所有制,一个集体所有制。人人平等,是共生关系。第三个产品的分配,是按劳分配,这个机制是围着体制的,这个机制主要是刺激生产力的发展,包括劳动力、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劳动对象就是刚才说的,有硬的成分和软的成分,软的就是专利这些。硬的就是我们的硬产品。

大家看到,如果按照我们现在这么做下去,如果不看我们国家的法律法规,我们很多都是违法的。思考这个问题,哪些东西可以做、哪些东西不能做,即便地方做出来效果很好,但也有有必要提醒一下这是违法的。

军民融合的核心是体制机制融合,国家国防科技发展体系与国家经济建设体系是几乎两个独立的体系,所以长期存在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不合理的问题,这些都是体制融合的大问题,所以我认为这个东西主要是因为过去我们是两个独立的体系。

国防体系是独立的,国防体系的钱不拿到市场上。两个市场,一个军工市场,一个经济市场,这两个市场也不相融,现在国家GDP要增加,要发展,你必须把两个市场融为一体,变成更大的市场,双方都能够融合发展的市场,这是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主要的目的。所谓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实际上是以融为核心,大家知道军民和做得最好的还是美国,你们去看,所有东西都是军民融合形成的,包括刚成立一个小公司一起来就是军民融合,国家安全法把个人和企业全部限制住,你的产品只要有军民融合,你就不能卖给敌对国家,甚至包括中国。不要说国外的,连盟友都得管住。我们说科技和产业这两个融合是具体的抓手,当然军民融合不止这件事,还有其他资源,包括后勤、飞机场这些东西,但是科技和产业这两个融合是现在地方上能抓得住的,而且科技融合要汇聚全民智慧来做军工的事情,军队不是军工院所独自发展的科技。这个是2008年军工集团行政化过后一个最大的壁垒,所以我第一个就是建议就是关于怎么做这个事情,我认为去行政化是体制融合一个最佳的措施,时间关系我就不仔细讲了。

第三个问题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破除体制机制壁垒以及具体的一些设想。

我们十大军工集团有十个壁垒,怎么解决?第一条,每个集团行政职务都不低,都是副部级以上,而且都是直通国务院,你要进到他的产业上去,必须拉关系,没有制度保护你,也没有体制保护你,所以你不可能找到他的东西,所以我就觉得,这个体制问题。

第二条,从分配制度上明确职务发明产权属性。刚才谢总讲的,你的知识产权属性一定要明确是谁的,一个国家事业单位、国家实验室,你应该把职务发明定型为国家所有,美国所有研究成果,研究人员是不管的,直接单位转给企业,研究人员不能把这个东西当做私人立以来做。我们现在把个人利益考虑很多,实际上是害了大家。第二个企业职工的知识产权应该归属企业所有,你那个企业请几个人,说那个东西自己带走了,干不干,肯定不干。

第三个,建立有效协调机制,解决军民资源综合利用不高的问题,这个就不说。

第四个从市场运行机制上,规范资本投资体系,这个就是今天谢总讲的,怎么样建立资本金融。我认为以《国家安全法》统一军工民用产品的体制机制问题是我们现在军民深度融合必须考虑的一个东西,第二是建立自有平等公正法制的知识产权转移转化这样一个市场机制与体系,这也是我们现在一定要做的。

谢谢大家。

关键词: 永建 四川省 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