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木时代选择IPC风控模型的逻辑背后
金融的核心是什么?严谨的金融从业者一定会给出同样的答案,即风控。
风险控制模式的创新和严谨,是衡量一个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核心指标,也是决定其是否能够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原因有二:首先,丰富严谨的风控经验,与平台的风控人才、平台背景和坏账数据息息相关;其次,风控技术的不断创新,贷前、贷中、贷后健全的管控机制,多层次风险控制防火墙的建立,这些都直接关系着平台的运营安全。
成立于2014年的积木时代,是国内领先微金融服务集团积木拼图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专注于小微信贷服务行业。虽然算不上是行业里的老兵,但是经过三年多脚踏实地的打磨和历练,积木时代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严谨的风控体系,并成功跻身为小微信贷行业里的排头兵。
IPC技术克服信贷信息有限和非标难题
为了保障平台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积木时代借鉴德国IPC技术,设计了一套适合国内小微借款行业现状的量化风险评估体系,及时有效地为小微企业及个人提供真诚透明、价格合理、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
据介绍,目前在国际上关于小微资产风控主要有三类技术,第一种是新加坡的信贷工厂模式,就是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设计、申报、审批、发放、风控等业务按照“流水线”作业方式进行批量操作;第二种模式就是现在很多互金公司常说的“大数据风控”模式,是最早源于美国的FICO评分卡模式。最后一种模式是德国的IPC技术,即信贷员对小微企业贷款交叉验证的模式。
前两种模式均有一个共同点,即集中审批制,极大地提升了审批效率,也可以说是做小微信贷的捷径,但积木时代却偏偏选择了最后一种比较耗时耗力但是更为稳健的模式。
积木时代CEO彭少新有着约二十年的金融从业经验,对IPC模式和集中审批模式的信贷业务都拥有深厚理解。他给出了积木时代的选择逻辑。
据彭少新介绍,两种风控模式都会评估客户的两个方面特征:一是借款人偿还贷款的能力,二是借款人偿还贷款的意愿。 但与集中审批模式相比,IPC模式强调全流程风控机制,要求风控人员对客户的各类生意信息和社会信息进行全方位的尽调,并且还会针对国内互联网金融借款客户的普遍特点,实地排查多头借贷、资质包装、隐性负债等重要风险点,有利于非标准化信息的采集、利用和反欺诈工作的开展,能更好的还原客户的财务状况和生意健康度。尤其针对互联网使用程度有限的三四线及以下城镇、农村市场,IPC模式的优点则更为突显。
举个例子,积木时代所服务的多数小微企业和个体商户常常没有财务规范,既没有银行流水也无纳税记录,这个时候就需要风控人员在尽调过程中辅助商户完成经营状况和财务信息,将零散破碎化的财务信息梳理成相对标准化的财务报表,最后核定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选择集中审批的信贷企业,主要是效仿银行信用卡的风控模式,但是小微信贷的客群和银行信用卡(持有者)是不一样的,毕竟信用卡的目标客群优质得多。更何况,信用卡用集中审批方式做,其逾期损失也不低。如果用这种方式做风险更高的小微客户,从逻辑上来说显然是不合理的。彭少新表示,这也是很多家集中审批的信贷公司都做不太好风控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积木时代不选择集中审批模式的主要原因所在。
交叉验证打造行业竞争壁垒
谈及积木时代业务模式时,积木拼图集团CEO董骏曾指出,IPC模式的基础在于信息交叉验证,实际上就是用两种以上不同的方法来验证并核对同一个数据,首先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其次保证推算数据在一定合理的偏差范围内。比如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把借款商户口述情况和实际计算情况对比,差距在5%以内即认为合理,交叉验证一般包括权益校验、毛利率校验、营业额校验等。
交叉验证有两个作用,一是获取精确的关键数据,二是用于验证申请人的诚信。
积木时代副总裁陈超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客户说自己一个月销售额是100万,信贷员就会查他进货的单据,核对他进的货跟他的销售能不能匹配上,如果只有1万的进货但是说销售额有100万这显然就不合常理。此外,水电开支、运输成本、员工薪水等都是交叉验证过程中的重要信息。
除此之外,IPC模式还非常看重客户的人品、家庭与从业经验。换句话说,该模式对于人的稳定性要求很高,单身和已婚的区分、家庭和谐、是否有陋习等软信息都需要考察。如果客户人品差、有陋习、家庭不和谐,那么会成为重要风险点,可能即使客户有实力也不会发放贷款。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过三年多的实践验证,积木时代选择的IPC风控模式在逻辑上有较强的合理性,在实践中有很大的可行性,是适合小微客户需求的不二之选。据透露,积木时代已经完成了超过12亿的累计放款规模,逾期率始终保持低位,并预计2017年的资产端门店将达到50家左右,目标年放款额度有望突破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