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谁OUT了?大爷大妈占领了KTV,年轻人转移去了欢唱屋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KTV是属于年轻人的娱乐方式。近两年,风向却变了:在部分城市,每逢KTV下午场,一半以上的包厢都被大爷大妈“承包”了,而他们此前总是与广场舞联系在一起。

据媒体报道,各大商圈的多家KTV,下午时段上座率在60%以上,部分KTV甚至出现满场的情况,这一时段的消费者一大半为平均年龄65岁的老年人,团购后,每次人均消费不超过10元。

“最开始KTV白天是不营业的,这两年随着客单价断崖式下滑,白天也开始营业了。团购为主,只谈上座率,不谈赚钱,能凑个人气。”几家KTV的营业人员都如此表示。

这种经济又时髦的娱乐方式,刚好填补了退休在家的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对于商家来说,在算账和人气之间,也更注重客源。来K歌的老年人增多,整个店面的上座率都提升了,店面人气自然上升不少。

KTV商家以低廉的价格向老年人敞开大门并不奇怪。在“大妈”包场的背后,是传统KTV在吸引年轻群体上的困境。

新型KTV逆势而起

在传统KTV经营模式面临考验的同时,伴随着互联网化、O2O的兴起,一批新型KTV则逆势而起,其通过全新的产品和服务内容,受到消费者及资本的追捧。

一是在线KTV平台。

国内的在线KTV平台非常多,包括唱吧、一起唱、爱唱、K歌达人、全名K歌、天籁K歌、酷狗K歌、移动练歌房等,其通过线上KTV的方式聚集了大量的K歌爱好者,同时,这些平台纷纷开始探索新的变现模式,并进军线下KTV市场。

二是自带“共享”光环的迷你KTV。

当大妈在传统KTV包厢中吊嗓子之时,年轻人却涌向商场旁的迷你KTV。在一个类似电话亭的透明盒子里,戴上耳机,即便外面人来人往,照样可以一展歌喉。

图为迷你KTV “VK欢唱屋”里坐满了唱歌的年轻人

迷你KTV自带“共享”光环,具有运营、维修等成本低,投资者短时期内可回收成本的特点。在多重利好因素加持下,深受资本追捧,成为新风口。

根据文化部最新出台的《引导迷你歌咏亭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称,据行业估算,截至目前向市场投放的“迷你歌咏亭”(迷你KTV)已达2万多台。

艾媒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线下迷你KTV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1.8亿元,较2016年增长92.7%,预计2018年线下迷你KTV市场规模将继续增长至70.1亿元,增长率达120.4%。

虽然唱吧CEO陈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乐观地表示,迷你KTV对KTV行业来说,不仅不会带来负面的效果,反而会带来正面的效果。但这种利用碎片化时间即可放声高歌的迷你KTV,更贴近都市青年男女当下消费习惯。

日本经济评论家大前研一在《一个人的经济》书中认为,21世纪的三股大趋势“高龄化、少子化、网络化”,正默默地互相连动,结合成一个巨大的“一个人的经济体”。迷你KTV正是一人吃饭、一人购物等“一人份经济”的延伸。

邀三五好友,大妈们在KTV包厢里集体回忆青春,而大都市的青年男女坐在迷你KTV屏幕前,享受一个人的好时光,这或许就是不同群体在KTV领域的消费升级。

关键词: 大妈 大爷 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