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68岁老教授撰6000字长文《牛蛙之殇》引社会广泛讨论

这两天,一篇名为《牛蛙之殇》的长文在各大教育类论坛社区炸开,而后得到中国新闻周刊、大河报、北京青年周刊等各权威媒体转载发布,以至于在中产阶层引起轩然大波。撰写此文的是一位上海68岁的退休教授,他用自白的方式,生动形象地揭秘了上海残酷的“幼升小之战”。

大家对《牛蛙之殇》的评价褒贬不一,主要集中停留在对国内教育“凡进必考”的思考上,大家普遍认为“在中国,想接受金字塔尖教育真难”,同时也有不少网友指出此事件或是某移民中介的幕后策划。

策划?小编浅析下《牛蛙之殇》的策划心思:

文章故事曲折起伏

《牛蛙之殇》作者用真切犀利的笔触,勾勒出外孙“幼升小”入学无门的遭遇,以及所有家庭成员对孩子教育的挣扎与尝试。

作者的外孙为备考上海四大民办小学,从3岁起接受高压教育,不堪重负患上抽动症;幼升小之际,接连遭多所小学拒收。家长痛定思痛,最终决定离开上海,移民国外……一个典型上海中产阶层家庭的生活跃然纸上,很容易引发网友共鸣。

事件营销套路稳扎稳打

以现在广告稿打广告方式来说,前面大段文字,最后在结尾时猝不及防带出广告,读者不仅不反感,反而因“被深深的套路”而会心一笑。

《牛蛙之殇》的开头符合广告稿的叙事方式,但在结尾并没有大肆宣扬品牌,甚至连具体机构的名称都没有出现。但文中提到的不少信息很有指向性,比如“公司位于上海嘉里中心一座,不过总部却在北京。”“能做到全方位的服务,为整个家庭匹配针对性的移民方案。”只需简单查询便能识别出是某移民公司。

传播路径套路满满

从媒体传播路径上来看看,“牛蛙外公”在最开始被发布在多个论坛,论坛虽不是一个高互动社交平台,但的确符合老年人的习惯。

文章在论坛不断酝酿发酵,小范围走红后,才被微信、微博平台的KOL转载,获得更大范围的二次传播,使内容触达更多用户。很难判断以上媒体是KOL自发还是移民机构为策划事件采购的。

就事件营销角度来说,先找社会洞察,再揪住消费者痛点,然后一篇文章激起千层浪,再到媒介传播的即时配合,这确实是一套完整的事件营销打法。

笔者也曾试图联络某移民公司,确认《牛蛙之殇》家庭是否是在该机构办理移民,该移民公司方表示为确保客户信息安全,不方便透露。不过工作人员透露,最近来电咨询移民业务的顾客明显增多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