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之殇》一夜刷屏,让中国幼升小教育反思出了什么?
开学之际,一篇长文刷屏家长朋友圈。没错,就是这篇上海退休老教授炮轰“幼升小牛蛙战争”的犀利文章——《牛蛙之殇》。
文章用犀利真切的笔触,讲述笔者外孙从3岁起接受“牛蛙式”教育,后来因为压力过大意外患上幼儿抽动症。幼升小之际,接连被小学歧视和拒收,入学无门。面对残酷的“幼升小战争”,全家愤然决定带孩子离开上海选择教育移民。
此文在论坛首发,而后在短短两天便扩散到包括新浪微博、微信公号、各大新闻客户端等各种媒体平台。目前,搜索在百度页面“牛蛙之殇”、“牛蛙外公”关键词,搜索结果已达数千条。
记者发现,网友对《牛蛙之殇》所呈现的事情观点不一:不少网友赞成作者的观点,提出国内教育环境的确有诸多问题,而国人总拿国内外教育做比较,但却很少有人真正实践外国式教育。这跟社会的攀比心理脱不了干系,家长不得不焦虑。”同时也有不少网友指出:在中国的应试教育背景下,虎爸虎妈不易,逼孩子学习是怕孩子长大没出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果没有办法改变体制,索性应该参与进来尽快适应。
窥一斑而知全豹,《牛蛙之殇》的走红并非巧合。
在中国,下一代的教育是家庭的重中之重。家长圈中,凡与学区房、幼升小、小升初、高考艺考等教育相关话题的讨论皆层出不穷。各地论坛中,凡是与培养“牛娃”有关的经验帖更是备受追捧。街坊邻居间孩子的攀比,更成了家长无法逃离的怪圈。
难怪撰写《牛蛙之殇》的作者会发出质疑,直指这种攀比心理,“小时候拼学校拼成绩,长大拼工作拼家庭,老了拼孩子拼出息。最后拼来拼去,没有拼出一个完整的世界,更没拼出一个完整的自己。”
无论如何,风波已起,究竟牛蛙之争是对是错,是时代的诟病还是必然结果,见仁见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