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银行】从首创到标杆 ——兴业银行的十年绿色金融之路
首页 > 综合 > 正文

【大国银行】从首创到标杆 ——兴业银行的十年绿色金融之路

来源: 2017-12-15 10:37:37

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发电方式,既可减少环境污染,又可满足当地电力需求。

从福建厦门出发,到泉州安溪青洋风电场距离不到100公里,但因都是盘旋山路,足足需要两个多小时车程。在海拔1000多米的山地上,分布着新建的21台2MW风力发电机组及一座110kV升压站。记者来到这里时,恰巧阵风吹过,长达110米的扇叶便缓缓转动起来。“只要稍微有点风就能带动风叶旋转,这是有科技含量的,转一圈可发电1.9度。”该风电场负责人告诉记者。

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发电方式,既可减少环境污染,又可以满足当地电力需求。为支持建设这些发电机组和升压站,兴业银行于2016年5月11日给该风电场项目发放了人民币3.53亿元的贷款,期限为15年,建设期信用免担保,项目建成后以相应电费收费权质押担保。该项目根据工程进度提款,目前兴业银行已对该项目发放贷款13487万元。2017年5月,兴业银行又发放了1.5亿元项目融资贷款,用于安溪青洋风电场二期项目建设,采用信用免担保,贷款期限不超过15年。

谈到绿色金融,就不得不提被业界称之为标杆银行的兴业银行。该行作为最早探索绿色金融的商业银行,创造了多个“首创”。从2006年在国内首推能效融资产品以来,陆续推出节能减排贷款、碳金融、排污权金融、低碳主题信用卡,在国内率先承诺采纳赤道原则,并设立专营机构,构建集团化、多层次、综合性的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那么,在兴业银行长达11年的绿色金融发展历程中,究竟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和复制呢?近日,记者来到福建一探究竟。

创新与探索用得“活”

在兴业银行绿色金融部副总经理巫天晓看来,该行在绿色金融领域深耕11年,其一丝不苟的创新与实践正是匠心精神的体现。

11年的耕耘,兴业银行已成为国内绿色金融名符其实的引领者、倡导者和实践者。“我们是国内目前唯一一家母体是银行的准金控公司,目标是打造成为真正的绿色金融集团。”2016年,兴业银行整合整个集团的产品和服务,发布了集团化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巫天晓介绍说:“我们打的是组合拳”。面对企业,兴业银行为节能环保产业客户提供涵盖绿色融资、绿色租赁、绿色信托、绿色基金、绿色债券等门类齐全、品种丰富的集团化绿色产品和服务。面向个人,该行推出了低碳主题信用卡、绿色按揭贷、绿色消费贷和绿色理财等个人绿色金融服务。

2016年12月,兴业银行上线业内首个自主开发的绿色金融专业系统。此系统功能完备且可扩展性强,满足了兴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集团化管理需要,实现了绿色金融精细化管理。

林建英是兴业银行厦门分行中小企业部副总经理,曾负责兴业银行厦门分行的绿色金融业务。作为一名从基层业务员成长起来的中层管理人员,对于创新给企业带来的融资便利体会很深:“有许多轻资本型的企业无法提供抵押物或者担保,对此,我们都很灵活地进行了产品设计,比如排污权质押、收费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未来收益权质押等。”

采访中,记者走访了厦门市联谊吉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这是一家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的企业。该企业曾于2013年5月获得兴业银行1.1亿元的项目贷款额度。

“这个案例尤其体现了兴业银行创新的灵活性。”据负责该项目的信贷经理介绍,为加快审批速度,兴业银行根据项目建设情况提早介入,采用正式审批与预审批结合的灵活审批方式,高效完成了总分行审批流程;针对该项目用地暂时无法办理抵押的情况,兴业银行以垃圾处理费收费权质押作为替代,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突破了项目贷款原则上要求土地抵押的政策;鉴于该项目的节能环保属性和巨大的社会效益,兴业银行提供了相较厦门其他同业较优惠的利率,并在符合外规的前提下,适当调整还款安排,要求公司前两年每年还款100万元,充分减轻了企业经营压力。

体制机制搞得“专”

兴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开展得如火如荼,其背后离不开组织架构与体制机制的“专”。

为了加快推进绿色金融业务的发展,在董事会层面,兴业银行成立了社会责任工作领导小组;在集团层面,设立集团绿色金融专项推动小组,小组成员包括总行相关部门及相关子公司;总行层面,绿色金融部主要负责集团绿色金融业务产品创设、营销推动和品牌建设以及具体事项的统筹、协调、联动;分行层面,设立分行绿色金融部或相应的专营机构,配置专职产品经理,全行加起来绿色金融专业团队近200人。

巫天晓介绍,为了全面支持绿色金融,兴业银行安排了一系列的配套激励机制。考核评价方面,该行把绿色金融业务纳入对分行的综合经营计划考评。业务资源配置上,每年均安排绿色信贷风险资产或专项规模。如兴业银行每年都安排绿色金融专项风险资产,优先确保绿色金融项目的投放。“2015年,兴业银行发行了300亿元金融债,2016年发行了500亿元绿色金融债,全部专项投放于绿色信贷项目。”巫天晓介绍,兴业银行每年均安排专项财务资源用于支持激励各分支机构在绿色金融客户建设、重点项目投放、创新产品落地、排放权平台建设等方面的业绩。信贷审批上,一方面对绿色信贷项目实现由专业团队进行专业审批,另一方面对分行进行差异化授权,绿色信贷项目优先审批。

赤道原则管得“宽”

兴业银行还有另外一个有趣的名字——赤道银行。这缘于9年前,兴业银行正式公开承诺采纳赤道原则,并参照采用了赤道原则为绿色金融提供的一整套理念、方法和工具。截至2017年9月底,兴业银行累计对1010笔项目开展适用性判断,其中342笔适用赤道原则,涉及投资达14572亿元。巫天晓告诉记者:“正是因为运用赤道原则,兴业银行筛选出优质项目,提高了兴业银行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能力,完善兴业银行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但也因此,贷款企业须满足赤道原则一系列详细的要求。以兴业银行支持的华电(安溪)新能源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须成立维稳领导小组,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制定《社会风险应急预案》;建立明确有效的社区交流机制,并予以落实;同时还要建立一套规范的流程来受理和解决社区问询或投诉,并制定有经验的专门人员负责社区沟通工作;在项目相应的风电发动机组试运营期间须与当地环境主管部门联系,开展本项目的环保竣工验收监测,并将本项目的环保验收监测报告递交兴业银行备案;须建立相应的事故应急预警体系和管理体系网络,并组织员工参与培训、演习;须与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沟通咨询以确定现阶段需要为本项目办理的职业危害评价类型,并根据咨询结果采取相应行动等。

“一开始,有的企业说你们银行管得太宽了,但这其实是赤道原则减轻或缓释项目中环境与社会风险的有效做法。实际上,这套原则的采用可有效增强企业关注项目自身所可能涉及的环境和社会风险的意识,并帮助企业评估和管理风险,建立和改进管理能力。” 巫天晓表示:“现在会有企业主动找到我们,要求适用赤道原则,希望自己更符合绿色环保企业的形象。”

差异化品牌打得“响”

如今,兴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覆盖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三大领域,涵盖提高能效、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碳减排、污水处理和水域治理、二氧化硫减排、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等众多项目类型及涵盖能源、建筑、交通、工业等各个主流行业。

经过多年的绿色金融实践,兴业银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截至2017年10月末,兴业银行已累计为众多节能环保企业或项目提供了绿色金融融资1.38万亿元,绿色金融融资余额达到6603亿元。绿色金融客户数达到9201户。“这些项目绿色信贷不良率仅为0.26%,资产质量优良。”巫天晓表示。

同时,兴业银行也收获了良好的环境和社会效益。该行由此还创造性地提出了“寓义于利”的社会责任观,通过提供卓越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将发展绿色金融、履行社会责任与银行的可持续发展相融合,确立了兴业银行绿色发展的公司理念。

林建英告诉记者:“在服务这些企业的过程中,首先要对这些行业有足够的了解,也就是要专业,第二是要用心,第三要有真心,不要‘嫌贫爱富’,要爱我们的企业,与他们共成长。”林建英表示,在服务企业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感人的小故事,这或许便是“匠心精神”的真正内涵。

早在2016年,兴业银行制定了实现“两个一万”的绿色金融中期目标任务,即力争到2020年,集团层面的绿色金融业务实现的融资余额突破一万亿元,服务的绿色金融客户数(项目数)突破一万户。

秉承着工匠精神,将好事办好,“两个一万”的梦想在不远的未来将一一实现。

记者手记

绿色金融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发展绿色金融之初,兴业银行就像一位孤独的行者。行走途中,需不忘初心,更要独具匠心。用兴业银行一位分行行长的话说,当最初的理念、制度和体系因适应绿色发展而做出相应的调整,探索取得一定成绩时,孤独中也有快乐。

今年6月,五省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方案出炉,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地方试点进一步深化。兴业银行直接参与了方案的起草制定,并与浙江、江西、贵州、新疆等省或自治区政府签署绿色金融战略合作协议,同时协助福建、内蒙、厦门、江西、甘肃等地出台绿色金融相关政策文件和统计标准等。

正所谓独行快,众行远。近年来,参与发展绿色金融的同行者队伍不断壮大,也探索出许多好的产品和服务,随之带来明显的环境效益。十九大报告的内容为金融助力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发展绿色金融,政策性利好安排已经就位。应当看到,绿色产业发展已成为整个国家发展的新引擎,而绿色金融已进入全面提速阶段,且被赋予更多历史使命。

可持续发展问题仍是绿色金融发展的核心所在,兴业银行在此方面已经进行了成功的探索。长期来看,随着绿色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绿色体制机制的不断健全完善,以及环保政策逐步落实,非绿色项目成本将不断上升,相对而言绿色项目的成本则会逐渐降低,其收益将不断上升。绿色金融发展的空间非常大,绿色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在建设美丽中国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关键词: 银行 之路 标杆

热图推荐

Copyright @ 2008-2017 news.baosh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报社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18864号-10

联系我们:291 32 36@qq.com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