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道勇:知识产权是粤港湾湾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
首页 > 综合 > 正文

邱道勇:知识产权是粤港湾湾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

来源: 2017-10-30 11:48:48

未来市场难以容纳低技术企业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创新驱动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也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把创新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总书记也强调,当今世界,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5年来,在创新驱动的引领下,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改写了世界经济版图,知识产权也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保障支撑作用。

“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的排名再次提升,已成功跻身全球创新领导者行列。”2017年6月15日,瑞士日内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美国康奈尔大学和英士国际商学院发布的《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了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作为创新“风向标”的发明专利而言,“十二五”时期,我国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跃居世界首位并保持领先地位,知识产权大国地位日益巩固。

知识产权和经济的结合,形成了一个双螺旋的基因(DNA)结构,成为新经济的核心。新经济正在变成一个生命体,正在加速进化,早已经主导现代经济。很多经济学者经常说低技术创新依然可以做出骄人的业绩,并且能够举出很多的案例来说明低技术可以主导市场。其实类似于沃尔玛和麦当劳这样的企业,产品买卖只是看上去简单,但是我们依然认为这是两家高技术企业,因为整个供应链系统的效率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准。亚马逊是一家网络零售企业,却也是全球科技创新的巨头之一。

未来企业没有低技术企业,不能够利用技术进步来增强原有商业模式的企业都会被更激进的变革者挑落马下。基于微信的商业生态系统具备了无可比拟的复杂性,最简单的网络交易,被整合到一个社会化的经济大体系中,中国人刷手机支付,嘀的一声背后,是非常复杂的技术系统,人工智能和软件系统瞬间计算,完成实时交易。而这一点,让中国成为移动支付的领先国家,在国际上成为众多国家的羡慕对象。

在我的另外一本书《微信改变世界》中,那已经是六年之前,我在图书写作的过程中,就和国内好几位互联网思想家在讨论微信的价值系统,对于未来世界的影响。而六年之后,我们回过头来,微信确实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

中国在送走人口红利之后,正在获得创新红利。这几年间,人们能够在生活中感受到中国技术的大爆发。几天一个领先突破性的成果就会出现,这种大爆炸式的创新,正在一些人才密集的中心城市中展开。技术经济,行业技术和信息技术,多学科的高新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实现再融合,又产生新的创新。

深圳是全球创业的热土,大量的高技术创新企业在这里诞生,整个城市弥漫着一种创新的激情,这种年轻有活力的城市文化成为一种在知识和技术领域积极进取的动力系统。大量的普通企业正在完成整体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整个供应链效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从全球的视角来看,深圳创新正在引领这个时代,被誉为“东方硅谷”,有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很多硅谷创业者在一轮融资完成之后,会立即飞往深圳,寻求产品解决方案。他们对于以深圳为代表的产业供应链的效能赞不绝口。

腾讯解决的问题,不仅仅是企业层面的问题,也是社会层面的问题。作为社会共益企业,企业发展能够让全社会获得利益,提升了效能,这是下一代企业的新的角色。而深圳、香港和澳门形成的大湾区,正在变成整体的知识产权经济的巨型孵化系统。政府和社会组织,以及智库对于粤港湾湾区未来发展,也在积极思考和行动。在整体上进行社会创新,大胆探索,找出未来十年二十年的经济制度支持,而政府和社会组织机构需要成为价值创新的护航者。粤港湾湾区需要成为全球知识创新的高地,建立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新发展模式。

未来的新经济发展,着力于创意、科技和媒体的有机大融合,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是需要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支持体系。这种支持体系更加重要,我们要建立一种知识产权交易和转化的效能区域,全球一流的创新区域,需要一流的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转化系统。谁能够在未来建立起知识创新的整个价值链,构建一个从制度到转化的闭环,谁就能够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而在中国的城市群中,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深圳极强的制造业产业链配套系统,香港全球贸易和市场经验、金融服务系统,加上澳门连接全球的身后积淀,大湾区域对于建立全球创新高地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深圳和广东省的产业省级之路,正在进行时,这个过程是卓有成效的。一个能够产生世界级企业的城市,而且不止一家,实际上成功从来就没有偶然。这些具备全球科技竞争力的企业就诞生在这座城市,说明这座城市具备产生一流的土壤。推动水流动的,是它背后的原动力,是万有引力。而粤港澳大湾区就是具备创新和再创新能力的原创力的。深圳具有典型移民文化,又是创新创业(双创)最好的城市之一,也是创新型经济的主引擎。 形成了创业、创新、创投的“铁三角”。

腾讯,互联网用户最多的企业,中国市值最高企业。万科,全球房地产龙头企业,2015年销售额2614.7亿元。招商银行,中国第一家企业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第六大的银行。平安保险,融保险、银行、投资等金融业务为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660米高的平安国际金融中心中国第一高楼。华为,世界500强129名。2015年销售收入3950亿元人民币。比亚迪,拥有IT,汽车和新能源三大产业群。股神巴菲特十分看好的企业。大疆,全球领先的无人飞行器控制系统及无人机解决方案的研发和生产商,客户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另外一些比较有名的深圳“老牌”企业:华侨城、中集、金地、赛格、茂业、金蝶等。这些企业,包括传统企业,正在大力投资高科技创新行业。大量的跨界新技术应用正在企业中展开。以深圳为中心的大湾区,正在成为一个全球的创新之极,知识产权经济正在得到区域内各个市场主体和政府的一致首肯。

共享经济、新零售等等案例都是最好的证明,跨界科技正在渗透入几乎一切传统行业,重构传统行业。共享单车和其他类型的共享经济正在呈现出物联网应用的雏形。而这些传统制造业企业,正在借助新技术和构建的知识产权体系,成功实现产业升级。

深圳的未来就是要成为高科技创新之都,不仅着眼于中国,更需着眼于世界。目前全国1/3的创投机构和创投资本都在深圳。“北有中关村创业大街,南有深圳湾创业广场。” 被誉为东方“硅谷”首席创新创业聚集地的深圳湾创业广场,集成全球范围创新创业服务资源,力求打造全球领先的创业服务生态和创业文化体验的新地标。这里将成为培育世界性未来企业的创新中心,缔造全球知名的“Inno Park”。深圳湾科创借助强大的地理优势对接世界顶尖创新孵化机构,帮助实业家真正转型至资本家。

用知识产权来构建城市竞争力,这是粤港澳湾区正在实施的经济升级战略。让大企业、中小企业都能够借助知识产权和资本的力量飞翔,这是大湾区经济继续飞升的保证。创新和知识产权构建体系是未来经济的必由之路,也是华山一条道。

大湾区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之上。

大企业生态体和大学经济体正在崛起

在拙作《众筹大趋势》中,我提到了两个经济主体值得人去深入思考。一个是大企业生态体,一个大学经济体,这两个推动创新的主流模式,正在受到全球主要经济体的重视。

在这本书中,我研究了谷歌的案例,我写到了谷歌复制了斯坦福大学的文化,完成了谷歌企业的管理模式变革。谷歌已经变成一个大公司生态体,在谷歌,在主业之下,有几百个影响人类未来的科技项目在同时开展,并且不断进入自身孵化体系。谷歌已经变成了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发动机。内部生态能够孕育出创新技术和创新文化,不断完成自我迭代。

因为经常到全球科技创投热点去考察的关系,对于未来经济的发展就有了自己的体验。众所周知,硅谷创新的体系得益于斯坦福大学,说整个硅谷为斯坦福大学所生发的大学经济体也并不为过。惠普等第一代高科技企业正是在斯坦福的孵化体系中生长出来的。硅谷的影响力是全球的,这已经不用着墨做更多的介绍。

由大学经济体复制斯坦福文化,构建大企业生态体,这样的发展模式是值得思考的。那么基于大学经济体的发展模式是否是唯一的呢。其实只要我们去横向做一个数据分析,就会发现,在全球科技园区中,发展得好的,具有生生不息生命力的高科技发展生态体,都是基于大学经济体。

让我们看一下美国的另一所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这所学校在互联网、通讯、计算机技术、能源、新材料、生物医学和金融科技几大领域也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很多全球性的公司正是诞生于其校友基金和其他横向联系的圈层体系中。这样的模式无疑能够促进深圳和整个大湾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找到正确的发展路径。

根据麻省理工学院发布的一份关于校友创业对经济影响的报告指出:截至2014年,麻省理工学院校友创办的活跃企业为30200家、提供工作岗位约460万、年产值约1.9万亿美元。产值换算为GDP,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3年的统计数据,居世界第九大经济体俄罗斯(2.097万亿美元)和第十大经济体印度(1.877万亿美元)之间。

如果不去调研,我们就无法看到高等教育和大学经济体在全球创新经济中的真实影响力。而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有好几所所世界级大学,创新、创业和创业文化、创新文化的土壤,都是发端于大学,所以,建议建立一流的理工学院,吸纳全球顶级理工人才进行教学和研究,并且围绕整个顶级人才体系构建资源服务体系。

知识产权是创新人才的产出,如果没有聚集大量的创新人才,提供他们需要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家园,那么,整体性的创新是无从谈起的。

当然,以深圳为首的大湾区,也在寻找到自己的发展模式,腾讯和华为正在崛起为全球性的大型企业,围绕腾讯所构建的信息社会系统已经无比庞大;以华为为中心的信息技术创新体系已经冲到了全球一线水准。如何让腾讯能够支持到几万家创新型的企业,如何让华为也能够做同样是事情?这些问题不需要答案,我想只要提出问题,就足够了。我们必须考虑到大湾区可持续创新的力量来自于何方。腾讯能够担负起一个大湾区的创新生态吗?后任正非时代的华为何去何从?

另外,我多次行走于以色列各个孵化器和高科技园区,对于一个国土面积只有2.5万平方公里的国家,自然资源十分匮乏,却成为农业出口大国;一个只有813万人口的弹丸小国,世界上最小的超级大国。以色列在水处理技术、通信和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农业、安防、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技术领先全球。占世界人口比例只有0.3%,获得了22%的诺贝尔奖,被誉为最有智慧的民族。

以色列年人均读书64本,韩国仅为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犹太人勇于拓展赚取了全世界超过30%以上的财富。

以色列有一个支持创新的政府,对于媒体、创意、金融和科技的大融合,他们理解得比较好。完备的赋能型的投资体系,支持原创性的技术探索,这些政策完全可以被拿来主义,在大湾区的发展过程中,能够得到借鉴。我也希望更多的知识产权官员和社会学者能够跟我们一起到以色列去看看,去体验一下全球技术创新的现场,这对于我们制定政策,已经政府如何作为提供知性认识。

文化产业正在成为区域发展的新引擎

一带一路,文化先行。技术经济能够重构大湾区的产品体系,但是文化却能够为整个中国制造提供一个漂亮的形象系统。国际贸易,出口或进口,海外市场拓展;资本输出,跨国兼并和跨国收购;创投全球化,创新生态链、未来技术、资本的融合;价值链国际化,产业链最优配置、全球分工、规则制定。而这些都需要改变全球用户对于中国经济和中国文化的认知,文化溢价和技术溢价一样,成为我们拓展全球市场的主要竞争力。所以,综合来看,商业本质上卖的就是文化,卖的就是认同。没有文化创新和文化出海,中国经济的对外拓展的道路就会困难很多。

创新和知识产权经济不是独立的体系,一个经济体系的强大竞争力来自于多个社会大系统的跨界融合,科技、媒体和创意,以及杰出的文化产品能够促进一个地区的文化繁荣,进而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繁荣,一个城市不应该成为经济城市,而应该成为一个生活文化的倡导者,即是科技之都,也是文化之都,这才是创新发展的大目标。

许多时候流行风尚更多地表现为人们的物质欲求,仅仅是停留在感官刺激或者消费感受的层面而缺失深度的精神体验。其实也在影响着社会本身,人们生活在什么样的文化氛围中,体验什么样的文化作品,其实能够对全社会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不是强行灌输,而是潜移默化。

也许,我们如果放大思维格局,就能够看到文化产业其实肩负更多的价值和使命。作为文化产业的龙头之一,影视工业和其他的文化产业具有更强大的战略意义。

文化产业本身是一个产业,其经济意义其实是不容小觑的。可能一个点的就突破就能够获得超越一个大中型企业盈利能力。

J.K•罗琳(J. K. Rowling,1965年7月31日-),毕业于英国埃克塞特大学,是一位英国知名奇幻小说家,代表作为《哈利•波特》系列作品。

据统计,作为小说,《哈利•波特》十年来被翻译成包括希伯来语、希腊语等小语种在内的60多种语言文字,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发行量突破四亿册,是世界发行量第三的纸质书籍。

随后,图书被改编成电影,美国时代华纳的系列电影《哈利•波特》,将观众引入一个奇妙无比的魔幻世界,创造了电影史上票房收入纪录。在数年的时间内,形成了一个横跨电影、音像、电子游戏、玩具、主题公园等多领域,规模达300亿美元的巨型产业链。 文化繁荣同样需要尊重著作权和知识产权开始,知识产权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是创新的源动力,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支撑和保障。科技成果和文化作品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桥梁问题,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另一头连着市场,是创新和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它是实现从科技强到产业强再到经济强的重要环节。知识产权是支撑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一个因素。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需要知识产权进一步实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

体验消费和文化消费已经占据了整个消费市场的70%,没有杰出的文化产业和文化产权的保护机制,就很难做到双轮驱动。在新的全球价值链条下,消费升级正在带来新的需求和新的商业服务,非商品的消费重构着商业世界。重构即创新,创新即价值。商业逻辑已转变为用户为王,商业模式也必须作出相应调整和布局。用户想要精神需求,我们就需要能够提供精神需求。

而在大湾区中,香港一直是具备全球竞争能力的文化高地之一,香港的影视工业和其他的文化产业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深圳也正在奋起直追,完成从一个经济大市到文化大市的变革。在文化领域,大湾区需要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吸纳全球艺术和文化人才,就能够获得在技术和艺术领域的双突破。做到科技和文化平衡发展的城市。

强有力的政府支持和社会支持是创新的后盾

在市场经济中,资产确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无论是物权还是知识产权,都必须归入到真正的归属者名下。然后以产权金融的模式进入市场做交易,做股权。没有这样的环节,经济发展就不可能持续,没有确权的知识产权就是公共之物,对于创新者而言,是极大的精神挫伤。

国内对于物权的治理,在法律层面和大众认知层面上来说,没有什么问题,已经具备了完整的认知系统,普通的民众也知道不能随意剥夺一个人名下的物产;但是,由于文化的原因,合法私产不可侵犯,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9月23日下午,2017年(首届)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高峰论坛在深圳湾科技生态园隆重召开。论坛在深圳市人民政府、广东省知识产权局等单位的指导下,由广东省战略知识产权研究院、深圳市企业联合会、深圳湾科创服务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深圳云海汇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深企联云创空间创投发展有限公司承办,中商协科技产业发展控股(深圳)有限公司、广州市战略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广东省知识产权投融资促进会共同协办,广东省知识产权局相关领导出席活动并发表讲话。200名来自商界、金融界、知识产权界、科技创新界的专家学者以及多个行业的优秀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论坛围绕“科技创新”、“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投融资”等多个热点,共同探讨知识产权如何为企业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在会上,我有机会进行发言,并且在会前会后,和有关官员、事业组织单位领导进行探讨。我认为,在知识产权体系健全的情况下,深圳的创新潜能能够得到进一步的释放。未来在深圳,有可能也有机会诞生比BAT更大的公司。

深圳及港澳大湾区已经是一个创新氛围浓厚的区域之一。创新的道路是无比宽广的。深圳具备优质的高科技制造业基础。尊重知识产权,为知识产权系统保驾护航,就能够吸纳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创新人才落户大湾区,聚合再聚合,最终产生创新聚变。构建大湾区顶级人才池,为区域创新提供人才基础,这需要从知识产权抓起。知识产权是粤港澳大湾区迈向未来的源动力

从经济学基本理论上讲,只有效率提升才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而效率提升的源泉就是创新,从国家发展的历史看,只有技术进步才是大国崛起的共同逻辑,而技术进步的前提是创新。我国正处在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阶段,旧的发展动能趋于弱化,新经济、新动能正在加快成长。

由于我国经济的多层次、复合性特征,既有新经济的蓬勃发展,也有量大面广的传统经济;既有工业4.0的新领域,还有大量的工业2.0、3.0,甚至还有工业1.0的传统产业,产业转型迫在眉睫。新经济的发展正在带来一场影响深远的革命性变革。新经济以其颠覆性技术、创造性破坏不断催生经济新模式,呈现出高智慧、轻资产、零成本、微行为、众力量等新特征。

而以深圳、香港和澳门集聚的大湾区正在带一个好头。构建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全球价值链,这迎合了全球化的未来趋势。构建一流的知识产权保护和交易体系能够带来巨大的创新红利。新的全球价值链形成的核心在于技术变革和消费升级。

共享单车是一个尝试,物权经济和分享经济需要市场主体慎独,在产权方不在场的情况下能够尊重物权,所以,共享经济不仅是一种经济形态,也在影响人的行为。一是共享经济重塑了人们的信任体系;二是共享经济变革了人们消费观;三是共享经济唤醒了人们的创业潜能。“新技术+新模式+新思维”正在不断冲击人们的认知系统。尊重物权和陌生人信任机制,是分享经济继续发展的基础。而这里不仅要道德约束,也需要法律约束,用技术手段来实现分享经济运行过程中的透明化,这一点也非常重要。

深圳市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促进处处长陈民钢认为产权、知识产权确权和资本赋能是一体两面的大事业。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发展,与知识产权的关系尤为密切。强调紧扣创新发展需求,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将大力推动知识产权金融发展,努力为知识产权与资本结合提供更加便捷、顺畅的渠道和平台。切实解决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的各种问题,帮助具有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发展壮大。

9月14号,国家知识产权局与深圳市人民政府知识产权合作框架协议,具体就以下四点达成共识:一是携手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引领我国知识产权由大到强、由多到优的战略转型,筑牢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根基。二是携手推进知识产权严格保护和综合运用,以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南方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等工作为重要抓手,真正把深圳打造成为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样板区域和国家知识产权运营交易的重要枢纽平台。三是携手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发挥知识产权综合效益,打造知识产权改革的“深圳样板”,为全国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四是携手扩大知识产权合作交流,特别是共同推进面向“一带一路”的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合作,促进深圳高水平对外开放。

深圳市企业联合会、深圳市企业家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少华发表致辞,张会长认为当今世界,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的排名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大国地位日益巩固。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刘人怀认为,在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大陆是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是资本主义制度。在两种不同的制度下,要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协同发展,首先需要抓住各城市发展的独特优势走融合发展之路,还要以知识产权为依托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面对当今社会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创新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广东省战略知识产权研究院院长唐善新唐院长认为知识产权是粤港澳大湾区迈向未来的源动力,粤港澳大湾区只有把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作为整体发展的刚需必配,着力加强知识产权运用运营,成果转化变现以及构建知识产权保护高地等,才能将粤港澳大湾区创建成国内一流、能与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媲美的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同时,知识产权交易之前需要评估,中国评估机构缺乏权威性,美国知识产权评估组织是由世界银行担保的,而中国用知识产权贷款,银行会有不踏实。英国有专门知识产权机构按需匹配专利的转让方和接收方,匹配成功率很高。所以我国需要高质量的知识产权交易载体,确保顺利走过交易的各个节点。

我认为,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的改革探索试点放在深圳,对于大湾区的发展是一个重大机遇。新经济就是知识产权经济,一条腿是技术创新,一条腿是文化创新。文化产业是一切产业的母产业。技术经济是骨架,文化经济是肉体,文化出海能够带动科技和技术产品出海,这是一个相互支撑的战略关系。数据统计表明:新经济中有70%都是文化产业,与全球相通、与资本相连、与IP相接、与IT相融。可喜的是深圳湾科创摸索多年,已经拥有非常大量的交易数据和案例可以作为参考和依据,通过独有的资源,在知识产权投融资能够做到快速的提升以及突破。能切实帮助解决企业的知识产权缺少市场化运作和企业如何运用核心知识产权实现融资这几大问题。

广东省知识产权局产业处处长庄华坤说,政府会出台更加符合趋势的政策,特别强调珠三角、广州深圳、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内容有保密,但是值得期待。

对于香港而言,在金融服务领域和高等教育领域具备独特优势。但面对深圳而言,创新进步和产业发展的成绩不容乐观,现在香港看内地的发展,确实也是压力很大了。香港兆添环球投资有限公司主席刁俊杰认为:承认压力,香港的年轻人需要加油,不能依靠独特区位赢得未来,而是要靠创新和知识产权构建来赢得未来。香港凭借过往成功的经验,能够很好地把握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在香港也都保护的很好。香港可以把知识产权保护运营经验介绍到全世界去,在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与经济发展及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高效的融合。

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总经理建东观点:无论是知识产权转化为新经济还是转化为生产力,在全国范围来看都是粤港澳湾区最具优势。如果在交易过程中能解决,权利让度、权利共享相关机制开发;突破现有知识产权的交易方式,交易流动性的具体操作;维护知识产权交易过程,政府市场化运作支持,并切实做到法律保护、快速维权;这五大问题,将对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化会有很大的帮助。

对于知识产权如何成为经济发展真正的动力系统,需要社会各界的齐心努力。否则政策归政策,企业归企业,这样也就不能够形成活力。中国商协会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蒋健才先生认为,应该把全球的成果放在知识产权产业园区进行转化,因为产业园区产业集聚,这种变现效果会比较明确。而中商协为知识产权产业化发展独创了五入园(商协会入园、专家入园、项目入园、人才入园、资本入园)体系,服务中国产业化发展,促进知识产权的交易转化。我认为非常有道理。中国有几十年的园区的支持和发展经验,我们需要有为的政府领导者来推动创新,将市场中的所有要素打通,最终要让粤港澳大湾创新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简单的叠加机构。

在本文中,我也要阐明自己的一个观点,对于知识产权的尊重,需要深入中国国民的骨髓里,这才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态度。合法物权不可侵犯,同样,合法的知识产权也需要做到不可侵犯。未来,对于知识产权的尊重应该成为中国主流创新文化。做到这一点,需要各种市场主体自律,并且在治理和制度层面上,需要更多的决心和行动。

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的GDP总量已超越旧金山湾区,人口优势突出,高居世界湾区第一,前途远大,但要想打造粤港澳世界级科技创新湾区,仍需要借鉴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等三大世界湾区的优势,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对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东方硅谷”和硅谷遥相辉映,成为推动全球创新的战略引擎。

热图推荐

Copyright @ 2008-2017 news.baosh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报社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18864号-10

联系我们:291 32 36@qq.com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