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点导读
我们都知道父母要以身作则,然而有些家长可能觉得“行为”很重要,却忘了“说话”有时比“行动”更容易让孩子有直接的感受。常常父母不经意的一句话,却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让孩子失去自信,甚至让他的未来蒙上阴影。好语如玫瑰,恶言如毒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应该避免,不仅能为孩子带来梦想和希望,自己也能从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体会到教养的乐趣。【赢在起点幼儿园托班】
为了让新手爸妈轻松掌握“该怎么教导孩子”的诀窍,赢在起点能力早教研究院通过多年家长咨询累积的具体案例,告诉家长什么话“不该说”,又该如何“换个说法”,让父母在育儿的过程中既“用心”体会孩子的感受,又“用脑”把握教育的真谛。
1.你怎么就是学不会?
家长困惑
“宝宝已经上幼儿园大班,我觉得他学习能力比别的孩子弱:比如教他写字,怎么教都教不会,以后上小学怎么办?”
赢点解读【赢在起点幼儿园托班】
孩子的学习有阶段性,就好比大动作的发展:先是颈部慢慢有力,接下来才能靠自己坐或爬。同理,学习能力的培养也需要循序渐进。不管是数字、计算、拼音还是书写,都需要“学前准备”。拿写字来说,手腕的力量、握笔的姿势、对字形的观察能力,都需要前期培养。在孩子没有准备好的状态下就开始练习写字,操之过急的心态反而会造成反效果。在练习书写前最关键的是引发孩子对文字产生兴趣,并通过肯定的赞扬让他对学习新事物产生成就感。
专家支招
试试这样说,“哇,这个字好有趣!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像什么……我们一起来“画画”看!”
2.要我说几次你才会记得啊!
家长困惑
“把鞋子放整齐、把玩具收好…这些小事都不难,但不管我说几次,孩子总是记不住。就算当下回答“知道了”,隔天还是忘得一干二净。我该怎么办?”
赢点解读【赢在起点幼儿园托班】
孩子虽然能“记住”,但确实也很容易“忘记”。对成年人而言简单又轻松的事,孩子却往往不愿意去做(或做不到)。这通常不是出于他们想偷懒,大多时候是真的单纯的“忘记了”。从成人的角度来看或许有些不可思议,但孩子的大脑正处于发育阶段,对于“记忆”这件事并不十分擅长。“记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将资讯输入脑中,第二阶段是将咨询保管在大脑,最后一个阶段是将资讯取出。也就是说,让孩子“想起一件事”,属于第三阶段。在幼儿时期,大脑的发育尚无法随心所欲地调配记忆,因此会产生“经常忘记”的状况。
专家支招
试试用不断重复的称赞帮助孩子强化记忆:“记得把鞋子都摆整齐哦!”“鞋子都放好了吗?真厉害!”“下次鞋子要放在哪里?对,真棒!”
3.你到底想说什么?
家长困惑
“宝宝不善表达,说起话来也很含糊。光听他说话,就让人很烦躁。”
赢点解读【赢在起点幼儿园托班】
幼儿和学龄期的孩子,在思考怎样说话时,通常要花比较多的时间。在孩子踌躇着不知道怎么说的时候,爸爸妈妈常常会忍不住想要催促。需要明确的是,孩子说话的意义,不在于要表达的内容,而是一种增进表达能力的练习,如果孩子不在自己的脑海中练习整理想法,就没办法顺利用语言表达。父母就好比孩子身边的“教练”,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充当孩子的听众,包括动作和表情,都是让孩子知道“你在听他说话”的反应。
专家支招
试试在孩子说话的时候这样回应“这样啊…原来如此…然后呢?…慢慢说…真有意思”
4.你整天只知道玩!
家长困惑
“我儿子非常痴迷玩具车,不管在家、在幼儿园,只对车子有兴趣。就连假期带他出去玩儿,也是这样。整天只知道玩车子,以后上学怎么办啊!”
赢点解读【赢在起点幼儿园托班】
不只是男孩,女孩到三、四岁左右也会开始喜欢卡通人物或芭比娃娃,甚至坚持只穿粉色的裙子。有的孩子喜欢玩具车,有的孩子喜欢研究昆虫,而他们热衷新事物的时间也不尽相同。有的孩子会在兴趣上,发挥令成人都惊讶无比的集中力和持续力,而这种“热衷于某种事物的体验”,恰恰是今后具备“自主性”的必要元素。“自主性”是具备独立人格,塑造个人价值的重要因素,帮助孩子充分了解自己的喜好,兴趣和坚毅是他们找到未来目标、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帮手。
专家支招
试试夸奖孩子的喜好:“你真的好了解啊!我知道的都不如你,你真是恐龙专家!”
5.都这么大了,还只知道哭!
家长困惑
“我的孩子已经上幼儿园了,滑滑梯的时候被插队,或者和小朋友打招呼没有得到回应,这些小事都会让他/她哭哭啼啼。这样下去真为他/她担心啊!”
赢点解读
哭泣在精神层面上,有着十分必要且正面的意义。一般人大多认为,不够坚强、处于弱势的人才会哭。但另一方面,爱哭的孩子通常情感比较细腻,拥有比较多的感性。哭泣是难过或愤怒等情感的具体表现,也是发泄的一种渠道。试想一下,一个人痛苦或悲伤时,如果哭不出来,是不是非常郁闷呢?有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可能因为害怕被大人责备,听到“长这么大了还哭”这样的话,还强忍着当下的情绪,内心不知有多压抑呢。
专家支招
试试理解孩子哭泣的原因,并表达出共鸣“很难过对不对?很伤心吧?”允许孩子用眼泪抒发情绪,并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很快会打起精神的。
6.我很忙,等一下再说!
家长困惑
“不管在我做家务还是工作的时候,孩子总是不停地叫妈妈,似乎有说不完的事。虽然我也知道要看见他的需求,但是情急之下总是会说妈妈很忙,等一下再说。有没有更好的回应呢?”
赢点解读
为什么在特别忙的时候,孩子偏偏要跑来和你说话呢?这可不是因为他们不会挑时机,而恰恰是因为孩子在你忙碌的时候,会觉得“爸妈好像很忙,根本不想理我了!”很多时候就是出于这样不安的心理,才会在特别忙碌的时候找你说话,或是闯祸试图吸引你的注意。成人在生活中,有许多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等一下”这句话并不可怕,怕的是爸爸妈妈忽略了孩子的感受,觉得他们无理取闹。因此,父母应该遵守和孩子的约定,在忙完手头的事务后为孩子空出可以慢慢听他说话的时间。如果不能做到,长此以往“等一下再说”,会丧失孩子对你的信任和倾诉欲。
专家支招
试试和孩子说明原因“妈妈现在在做饭,二十分钟以后再听你说哦”并遵守诺言“对不起,刚才妈妈在忙,你要和我说什么呀?”
7.你这毛病到底像谁啊?
家长困惑
“我家孩子非常没有耐心,瞻前不顾后,做事拖拉又爱生气,真的让人非常生气。虽然冷静下来自问,他的这些缺点在大人身上也有,但为什么他偏偏要像我们不好的地方呢?”
赢点解读
许多父母会觉得,孩子都是遗传到自己不好的地方,要是只遗传优点就好了。姑且不论是不是只遗传到不好的地方,父母会在意自家孩子的缺点,其实是出于心理学上的“投射心理”。这种感受,是因为在对方身上看到自己的缺点和弱点,因此特别在意。甚至通过类似“你到底像谁啊?我们家没有这样的”言语挖苦,避免自己内心的创伤,也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自己无法克服的缺点,希望看到孩子能有克服的一天,为人父母,会有这样的想法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没有人能做到完美,有缘成为一家人,是共同成长的契机。
专家支招
试试这样说“你做事有点慢哎,不管优点还是缺点,都很像爸爸妈妈啊!我们一起来变得快一点,看看谁是超人!”
8.我这是为你好!
家长困惑
“孩子最近老是偷懒,不愿练琴。就算我催促她说妈妈这都是为了你好,她还是不情不愿。虽然不是要她以后当音乐家,但是希望她能有始有终。”
赢点解读
父母为孩子着想,基本上是理所应当的,但为什么要特别觉得“我这是为你好”呢?关于孩子练琴,父母可能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小时候没有机会学琴或没有坚持练琴,导致成人后有遗憾。为了弥补这样的遗憾,以“为了你好”为借口,希望孩子做到自己期待的标准,实际上只是一种自我满足的行为。所以在孩子的行为没有达到父母预期的时候,要认清自己的情绪。责备孩子和生气,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如果在责备孩子的过程中将怒气发泄在他身上,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单纯的责备要大得多。
专家支招
试试在动怒之前自问“真的是这样吗?我这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自己?”。如果真的对孩子的行为感到失望,可以直接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样他们反而更能理解。
9.你怎么可以说谎?
家长困惑
“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带回一辆小火车,说是问好朋友借的,家里也有托马斯的轨道要玩,其实家里根本没有。虽然我们家没有这种玩具,但别的种类很多,真不懂他为什么要撒这种谎?”
赢点解读
虽然知道“说谎”是不对的行为,但是大人为了顾及周围的人际关系,有时候会觉得撒点小慌、说点场面话也无伤大雅。当孩子遇到这样的问题时,有时候不是道德层面的问题,而是他们也需要社交,需要一些场面话。当发现孩子说谎时,家长的回应态度非常重要。不用着急责备,而是应该把详细情况了解清楚,知道孩子内心的想法。如果让孩子始终怀着说谎会带来严厉责备的不安和内疚,发展下去往往一个谎言需要用更多的谎言来弥补,父母正确的态度能让他们避免陷入连锁效应。
专家支招
试试在跟孩子两人独处时这样问他“你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告诉我我来替你保守秘密,一定不会告诉别人,拉钩哦!”
热图推荐
首个国产HPV疫苗免疫后66个月保护率100%
日本电信运营商KDDI向政府提交了一份行动计划
2022年出货大批量SKU!全新第四代英特尔至强处理器
IDC发布2022年度 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侧市场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