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将至,关于爱情的话题又再次引发讨论。亲密关系既是衡量爱情甜度的一个标准,也是经营婚恋的一门学问。
据《珍爱网2021Q2单身人群调查报告》显示,单身人群最想脱单的时刻,主要集中在一个人独处并且感到孤单的时候,比如一个人看病,一个人过节,一个人旅行等。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罗兰·米勒对此指出,人类社会属性的核心部分,正是对亲密关系的需要。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人类渴望获得亲密关系。当个人感受到孤独的时候,这种出于天性对亲密关系的渴求就会更加强烈。
人们会想方设法填补亲密关系带来的情感缺失。比如,网络围观别人秀恩爱,在线甜蜜磕CP,亦或虚拟情感游戏一日游。但往往喧嚣的网络社交散场后,重新袭来的孤单反而加剧了对亲密关系的渴求。那么,隐藏在关系背后的亲密本质到底是什么呢?弗洛伊德曾说,爱之所以存在,是因为需要与被需要。亲密关系承载着爱的情感,自然也存在于需要与被需要的设定中。
在开启一段感情时,人们往往会考虑各自的需求,包括物质方面和精神层面。如果在后续的交流中,两人发现有一致的价值观与共同的兴趣爱好,这种交流带来的共鸣将产生需求的牵引力。社会学家霍曼斯将这种需求牵引状态归结为交换关系,其中既包括金钱、资源、房子等物质层面的交换,也包括情感营养等心理层面的交换以及价值观相合等精神层面的交换。
相较过去“三转一响”、车子票子房子等单一的物质交换,现代年轻人在婚恋上更加讲究三观相合和心灵上的交流,反而在物质问题上更讲究AA制式独立。社会在发展,时代在改变,亲密关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针对2020年中国青年问题研究的一项调查显示,女性、高学历人群更注重恋爱亲密关系中的边界感,他们的婚恋讲究的是相互成就。如,接受采访的大学生晓琴(化名)在大学毕业后,并没有选择和交往三年的男朋友同居,而是各自租房生活,在工作不忙的周末见上一见。“当初是因为不太适应对方的生活习惯,后来是觉得有距离一点的感情,两人相处起来很舒服。”像晓琴一样的周末情侣还有很多,他们追寻让彼此舒适的亲密关系距离,享受所需的亲密,也懂得分寸。
在互联网时代,多元文化融合的社会,带来了各种价值观和婚恋观的碰撞,也带来了亲密关系边界性的概念。个体化需求在独立自由的声量中变得越来越鲜明,过去由经济基础和宗族文化决定的女性情感依附被大大削弱,现代女性有着对地缘父系模式的逃离倾向,直观表现为在城市聚集着越来越多、远高于男性人数占比的单身女性群体,甚至农村打工女性群体在新婚后放弃老家安逸生活重新返回城市打工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这股带有女性独立的个性化需求也深刻地影响着亲密关系的变化。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调整自己的择婚标准,重新界定自己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开始思考扮演的家庭角色与承担的家庭责任,开始思索在尊重个体化需求与对方人生规划下,如何平衡边界感与家庭共同利益之间的亲密关系。
“这届年轻人既是我行我素的独立个体,又是优秀的‘家庭合伙人’。”《珍爱网2021年轻人婚恋观图鉴》显示,年轻人在面对婚恋亲密关系时,正朝着个性化需求与家庭共同利益平衡点上不断靠近,在保持自我的同时相互成就。
亲密关系从来就不仅仅存在于感情开始的初始阶段,它贯穿个人的人生历程。而基于需求产生的交换也随着个人成长在不断改变。年少时的婚恋可能追寻相互喜欢的甜蜜,甚至要求对方毫无保留,亲密无间。但随着年纪渐长,进入婚姻,承担起家庭合伙人的角色,相互理解与相互成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亲密关系也逐渐从“如何搞定那个人”的情感问题,蜕变成一个自我成长和构建家庭利益共同体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个人自我意识与外界交换信息去适应不同场域不同身份的需求,从而也衍生出亲密关系中新的交换需求。而当这种成长真正融入到亲密关系的动态发展过程中,便也剥离了亲密关系的甜宠外衣,真正找到了通往亲密关系关键内核的桥梁。
基于需求产生的交换关系来界定的亲密关系本质,看似冷漠,但实际上不仅涵盖着人们对于纯粹感情的最大尊重,也流淌着人们对于经营婚恋的温情。在这股温情与尊重之间,随着个人需求不断改变的亲密关系,未来也会推动着新型家庭模式和关系的出现。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热图推荐
首个国产HPV疫苗免疫后66个月保护率100%
日本电信运营商KDDI向政府提交了一份行动计划
2022年出货大批量SKU!全新第四代英特尔至强处理器
IDC发布2022年度 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侧市场报告